首页 公考作文文章正文

申论是人口普查的那篇_424联考申论作文请以“家底”为题,我写的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请问跑题了吗?

公考作文 2024年04月09日 13:18 26 小星星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申论是人口普查的那篇_424联考申论作文请以“家底”为题,我写的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请问跑题了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申论是人口普查的那篇_424联考申论作文请以“家底”为题,我写的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请问跑题了吗?

1.申论对策题对策空洞化该如何解决?
2.424联考申论作文 请以“家底”为题,我写的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请问跑题了吗?
3.2022申论解题技巧之对策题中的问题解读
4.申论怎样写能得高分

申论对策题对策空洞化该如何解决?

申论对策题对策空洞化解决方法:

一、 揪住题目要求, 准确作答

试卷上处处是陷阱,每年都会有小伙伴因为审题不细致而失分,体现在我们申论上就是:作答的时候重题干而轻要求。

这种做法是极其危险的, 因为一道题目是由主干和要求两部分组成的, 只要有一个点没有看仔细了,就可能答非所问。

比如,2011 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 “给定材料 5 提到了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假设你是一名普查员, 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15分)

要求: 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300 字。”

这道题目,肯定会有小伙伴光看题干就只回答了“具体措施”,结果导致白白丢分。事实上,题目后面的要求部分清清楚楚写着“要求: 问题明确、措施得当……”

二、 紧扣资料内容, 寻找答案

近年来,“复合型”对策题逐渐增多,即除了让考生提出“对策”外,还附加上“问题”“原因”等内容和解题要求,因此,针对不同的要求,我们的解题思路也是求同存异。

那么,对策题的解题思路到底是怎样呢?

其基本方法就是:

筛查资料,发现问题/原因;

对应问题/原因,提出对策。

“筛查资料”——从“给定资料”中细致地筛选信息,查找问题。

“给定资料”一般分为两种: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

“感性资料”,即对一系列事件、现象、情况、环境等所作的客观陈述。

“理性资料”,即陈述观点与意见、发表议论与评价的文字,包括领导或专家言论、资料作者的评议等。

对这两种性质不同的资料,应分别采取不同的 “筛查”方式:对于“感性资料”,作出理性判断;对于“理性资料”,提取相关要点。然后,将“筛查”的信息分类进行归纳概括,便可概括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

三、申论对策题万能公式和词句

对于申论的对策题来说,大部分都是根据材料来提出对策,难度并不大,但是也有部分小伙伴缺乏经验和常识的积累,看到一些陌生的问题就犯怵,不知该如何提对策。

那么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个万能的对策题公式以及常见的对策表述,记住了考场上可以直接用~

公式:主体+客体+手段+内容+目的。

扩展资料:

申论材料如何快速有效地阅读?

申论材料阅读流程:理解字面意思,分层分结构,划成同类群落,再向着题干设问所要的方向去转化为答案。

有的信息不一定会按照设问的要求被直接给出,那么就要反复问自己:我要找的是什么内容,是问题还是意义,我现在读的这句湖是不是题干让我去找的东西?再看材料里的信息可以不可以被转换。但是一般只要是在讲新的内容,那么就基本上都可以转换为答案。如果纠结于把某个内容写进答案,这说明对题干方向没有把握好,读题上出了问题。

只要是新的内容,无论表达上难易,都不可以忽视。什么是新的内容?就看是不是讲同一件事、同一方面、同一个层次,需要全程带上脑子去思考。稍难一点的区分如“运营团队”和“人才培养”并不等同,“资金支持”和“补贴经费”并不等同,所以都要写成要点。

424联考申论作文 请以“家底”为题,我写的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请问跑题了吗?

人口政策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观念、教育方式,同时也影响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居民消费总量的变化。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人口与政策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人口与政策相关论文篇一

《人口红利的变化与人口政策研究》

摘 要: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我国历年人口数据来分析阐述我国现阶段的人口结构状况,来推算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总抚养比,同时测算出2011-2035年我国人口总量、每年出生人口数和社会总抚养等人口状况指标,通过测算出的2011-2035年我国的人口状况指标预测出:我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基于我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和现行计生政策给我国带来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本文提出人口生育政策必须调整且迫在眉捷。

关键词:人口结构状况 人口红利 人口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6-0116-04

一、引言

30多年的人口生育政策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制造了中国奇迹,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最近30年来,我国依靠全球首屈一指的廉价劳动力大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6.8%。随着不断降低的生育率,不断加速的老龄化,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口中的老少人口关系已经发生了彻底的逆转,坐享人口红利的时代在不久的将来将一去不复返,我国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等都将伴随人口结构转变发生剧烈冲击,将会面临巨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在我们享受?人口红利?丰厚回报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今后可能面对的人口?负债?,我国必须及时调整人口生育政策,通过提高生育率来缓解我国人口结构变化。

二、人口红利的内涵

人口红利的概念是由国外经济学家在研究东亚经济奇迹时首先提出的。1998年,联合国人口基金在《世界人口现状(1998)》中正式使用人口红利一词,使人口红利这一概念逐渐为学界认同和使用。美国学者大卫?布鲁姆(David E. Bloom)和杰弗里?威廉姆森(Jeffrey G.Williamson)等在研究人口转变对东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时首次提出?demographic gift?,即人口礼物或红利。此后,David E Bloom等明确提出人口转变将产生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即?demographic dividend?,指出生育率、死亡率的降低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给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机会窗口 。

国内学者如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研究中指出了?人口红利?期人口年龄结构的一般特征,即?中间大,两头小?,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都比较低,有利于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社会负担相对较轻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即?人口红利?或?人口机会窗口?。同时,陈友华等学者指出,?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是交替出现的,?人口红利?只是一个相对短暂的历史机遇期 。

人口红利?是在人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机会窗口?,其实质意义落脚于人口的负担系数,也称抚养系数、抚养比,即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一般研究中,将50%的人口负担系数作为?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的分界线。 。即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人口负担系数即是社会总抚养比,计算公式如下:

少儿人口指0-14岁的人口,老年人口和劳动人口有两种算法:

一是按我国现在执行的退休制度,15-59岁为劳动年龄,则劳动人口为15-59岁的人口,老年人口为60岁及以上人口;二是若退休延至65岁的话,15-64岁为劳动年龄,则劳动人口为15-64岁的人口,老年人口为65岁及以上人口。按劳动年龄的两种算法可以算出两种抚养比,即社会总抚养比(一)和社会总抚养比(二)。

三、建国后我国的人口状况和人口红利分析

1.建国后我国的人口状况

建国后我国的人口状况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高速增长期,1949~1970年;快速放缓期,1971~1978年;平稳波动期,1979~1990年;稳步放缓期,1991~2010年。

1.1高速增长期。建国初期,在?人多力量大?、?伟大母亲?和?多生多光荣?等鼓励多生多育 口号 的号召下,我国人口出现高速增长,从1949年的54167万人增至1970年的82992万人,年均增加人口数2620万人,年均增长20.526?。虽然这个阶段死亡率由于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的不断提高而迅速下降,但由于超高的出生率带动了我国人口的高自然增长率。

1.2快速放缓期。70年代初,我国人口专家马寅初预测:未来我国人口将暴增,我国将承受巨大的人口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开始提倡?只生一个好?,我国人口出生率开始快速下降,从1970年的33.43?迅速下降至1978年的18.25?,年均回落1.898个千分点;虽然死亡率这个阶段趋于平稳,但随着出生率的快速下降,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随之迅速下降,从1970年的25.83?迅速下降至1978年的12.00?,年均回落1.7288个千分点。

1.3平稳波动期。1978年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后,我国更加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迅速下降,死亡率趋于稳定,但由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前我国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已经进入生育年龄,所以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平稳波动状态。

1.4稳步放缓期。从1991年起,我国出生率开始呈稳步下降态势;人口死亡率在1991~2003年间继续维持稳定,但从2004年开始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而逐步回升;人口自然增长率随着出生率的稳步回落和死亡率的回升呈逐年稳步下降。

2.建国后我国的人口红利状况

随着实行计划生育前我国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1949~1978年间)逐渐进入劳动年龄,我国劳动人口数不断增加,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随着我国计生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育龄妇女生育率和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我国的少儿人口数也随之迅速减少,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呈迅速下降;随着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也不断提高,老年人口数随之不断增加,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呈稳步提高。在劳动人口数不断增加和少儿人口数迅速减少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的少儿抚养比迅速下降,虽然我国老年抚养比也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稳步提高而不断提高,但抵不过我国少儿抚养比的迅速下降,故我国社会总抚养比还是随着少儿抚养比的迅速下降也呈迅速下降趋势。

2.1若退休年龄延至65岁来算(即国际惯用算法,也是我国六普以前的算法)。从表2可以看出:在1953年,我国社会总抚养比高达68.61%,其中少儿抚养比高达61.17%;到1964年,随着少儿抚养比的迅速提高,我国社会总抚养比也随之迅速提高,高达79.37%;到1982年,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后少儿抚养比的迅速回落,我国社会总抚养比也随之迅速回落,为62.60%;之后随着少儿抚养比的稳步回落,我国社会总抚养比也随之稳步回落,到1990年已经降为49.83%,刚好低于50%的临界值;到2010年六普时,我国社会总抚养已降为34.28%,远远低于50%的临界值。以上分析说明:若按退休年龄延至65岁来算,1990年我国已经处于人口红利期,到2010年我国已经处于人口红利的高峰期。

2.2若以我国现有的退休制度来算(2010年六普起新的算法)。劳动年龄按15~59岁来算,从表3可以看出:2000年五普时,我国少儿抚养比为34.36%,老年抚养比为15.70%,社会总抚养比为50.05%,比值刚好等于50%。201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为23.70%,比五普时下降10.66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为19.02%,比五普时提高了3.32个百分点;社会总抚养比为42.72%,比五普时下降7.33个百分点,社会总抚养比为42.72%,比50%的临界值低7.28个百分点。以上分析说明:若按我国现有的退休制度来算,则2000年我国刚进入人口红利期,随着少儿抚养比的迅速下降,社会总抚养比也随之下降,到2010年我国已经处于人口红利的高峰期。

四、未来我国人口红利的预测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让我国现阶段获得巨大的?人口红利?,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红利?的对立面是?负债?,不断加速的老龄化和不断降低的出生率催生了我国?人口红利?的耗尽,以下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我国建国后历年1%人口抽样数据对我国未来的?人口红利?进行预测。

1.2011~2035年我国人口状况的预测

1.1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测算。从图1可以看出近十年我国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呈有序波动,波动较为平稳,在2000~2010年10年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从2000年的14.03?逐年下降至2010年的11.90?,年均下降0.21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00年的7.58?逐年下降至2010年的4.79?,年均下降0.279个千分点。根据2000~2010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波动情况,我们可以推测2011~2035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将延续2000~2010年的波动规律,从而可以推算出2011~2035年我国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从推算出的2011~2035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情况表(表1)可以看出:到2028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将降为负数,即我国人口总量开始停止增长(见表1)。

1.2人口总量及每年出生人口的推算。从表1中2011-2035年的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及2010年六普时我国人口总量可以推算出2011-2035年我国的人口总量和每年出生人口数(见表2)。

2. 2011~2035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推算

2.1 0~64岁人口死亡率的预测

从表1可以看出:从1978~2005年27年间,我国死亡率波动较为平稳,基本保持在6.50?左右波动,但从2005年开始呈逐年上升态势,主要是由于不断加速的老龄化引起的,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53年的4.41%缓慢提升到1990年的5.57%,而后迅速提升至2000年的7.10%,到2010年已经高达8.92%,按照联合国的定义,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

所以可以推断2005~2010年我国人口死亡率逐年上升是由于老年人口的死亡率不断提高引起的,而0~64岁人口的死亡率仍然较为稳定,从而可以假设2011~2035年我国0~64岁人口的死亡率将保持2010年六普的水平。

2.2 0~64岁人口数的推算

2.2.1第一步根据2010年六普时我国0-64岁分年龄的人口死亡率可以推算出0-64岁分年龄的人口存活率,推算公式为:

2.2.2第二步根据表5中的每年出生人口数、2010年六普时我国0~64岁分年龄的人口数和第一步推算出的0~64岁分年龄的人口存活率来推算2011~2035年我国0~64岁分年龄的人口数。

如2011年推算公式为:

3. 2011~2035年我国人口红利的推算及预测

根据以上推算出的2011-2035年的人口总量、0~64岁分年龄的人口数、60岁及以上人口数和65岁及以上人口数来推算出2011-2035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一)和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二),按我国现有的退休制度,我国社会总抚养比从2011年开始逐年上升,到2017年将达到50.16%,社会总抚养比即人口负担系数开始大于50%,这将预示着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口红利即将在2017年消失。随后逐年继续提升,到2035年,社会总抚养比将高达79.01%,其中老年抚养比将高达57.52%,到时我国将肩负着沉重的老年抚养负担。

若我国把退休年龄延至65岁的话,则我国社会总抚养比从2011年开始逐年上升,到2032年将达到50.82%,社会总抚养比即人口负担系数开始大于50%,这将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口红利也将在2032年消退。随后每年以2个以上百分点的速度提升,到2035年,社会总抚养比也将高达57.24%,老年抚养比将高达38.36%,我国的人口红利也将很快耗尽。

五、计生政策调整迫在眉捷

30多年来我国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国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严峻的人口暴增形势,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但随着人口红利的即将消失、超低的生育率和不断加速的老龄化,我国的人口结构已经从拥有大家庭和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年轻型人口类型逐渐转向老龄化结构,再加上现有的计生政策给我国带来了男女比例失调、贫富差距加大和独生子女家庭面临诸多社会问题等,我国的计生政策已经到了必须及时调整的时候,必须通过提高生育率来缓解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

1.我国现行的计生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宪法》49条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同时《婚姻法》也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生育政策: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下列特殊情况之一者,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县级(含县级市、区,下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可按人口计划及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

1.1经市(不含县级市)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独生子女患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1.2再婚夫妻,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或再婚前双方各生育过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离婚协议确定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

1.3婚后五年以上不孕,经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鉴定患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1.4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的;

1.5夫妻中一方在矿山井下、海洋深水下的工作岗位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的;

1.6夫妻双方均属农业人口,第一个子女是女孩的。

2.计生政策调整必要性和紧迫性

2.1人口总量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据2011~2035年我国人口总量测算:2011~2035年,我国人口总量基本上能控制在14亿内,并将在2028年停止增长,随后将逐年下降。

2.2超低的生育率。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育龄妇女生育率为1.18,远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人口学上的人口更替水平生育率为2.1,意味着下一代人口相对于上一代不增加也不减少。)。

2.3不断加速的老龄化。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32%,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92%。随后将逐年提高,根据推算:到2035年,我国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高达32.13%,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高达24.40%。按照联合国的定义,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

2.4人口红利即将消退。以我国现行的劳动制度,即以15~59岁为劳动年龄来算,我国人口红利将在2017年消失;若把退休年龄延至到65岁的话,则我国人口红利也将在2032年消失。而我国的大部分行业还是处于劳动密集型,距现代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依靠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消退经验在东亚国家特别是日本的身上也得到了验证。据有关数据显示:在1960年代后期,日本总抚养比稳定在45%左右,这种均势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初期,这段时间是日本的辉煌时期。但从1990年代开始,随着年轻劳动人口比重的不断下降和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老年抚养比开始不断攀升,成为日本经济步入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2.5现有的计生政策已经渐渐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男女比例日渐失调:现有的计生政策让我国传统的观念承受巨大考验,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催生了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流产,让我国新生儿的性别比例日渐失调(见表3),将给今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安定因素。二是贫富差距加大:现有的计生政策让独生子女拥有较大的财产继承,而农村的二胎特别是越穷越生的子女长大后面临与独生子女较大的经济差距,产生尖锐的社会矛盾。三是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着一些社会问题:部分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溺爱,以至于长大后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又将肩负沉重的养老负担;随着新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男婚女嫁、传宗接代和姓氏传承等中国传统观念严重困惑着独生子女家庭,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失独家庭在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了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空虚,带来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有些机构已做了样本统计:目前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有1.9亿人,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因此每年约产生7.6万个失独家庭,按此统计,目前中国的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

2.6生育需要一个周期。人口结构的变化有其规律,从出生人口变成劳动人口至少需要15年,不能等人口红利已经消退了再来调整计生政策。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出:?生孩子是一个周期,并不像中国缺少粮食就可以从国外进口一样,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并不是通过国际劳工就能解决的。?我国人口生育政策是时候进行必要的调整了,必须及时通过提高生育率来缓解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

六、计生政策调整的几点建议

1.首先建议马上放开单独家庭的二胎政策

婚姻不象买卖商品那么简单,无法也不能提前设定条件,所以双独家庭比重相当低,其实更多的是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婚姻家庭。虽然我国已经放开了双独家庭的二胎政策,杜绝了?四二一?家庭的出现,但我们不能忽视了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婚姻家庭,他们面临的社会问题也不容小视:独生子女方家庭父母的养老问题、中国人传统的姓氏传承和回谁家过年过节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单独婚姻家庭。建议马上放开一方为独生子女婚姻家庭的二胎政策,尽可能缓解现有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

2.其次建议有条件地放开其他家庭的二胎政策

到2017年,放开双方都不是独生子女婚姻家庭的二胎政策,但要适当加大生育间隔期,以缓解由此带来的人口增长。选择在我国人口红利开始发生转折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又适当地加大生育间隔期,有利于进一步缓解我国即将到来的人口结构变化,也不会带来人口总量的剧增。因为全面的二胎政策基本上接近人口世代更替水平,对人口总量不会太大影响。

3.再次建议全国实行统一的计生政策

对现有的计生政策进行微调,采取不分地域、不分户籍在全国实行统一的计生政策,既能更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也有利于提高人口总体素质和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因为从1978年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来,其实真正全面实行严格一胎化政策的只有城市户籍人口,而我国城市户籍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很小,2010年六普时仅为29.14%,而占总人口比重高达70.86%的大部分人口实行二胎化甚至更多胎,甚至越穷越生,最后影响孩子的户籍上报和教育,很多失学儿童特别是失学女童大都出于多胎生育家庭。而且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除户籍以外其他几乎与城市没什么区别,实施城乡无差别的人口计生政策更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4.最后建议严格执行和落实婚育政策

相关部门应制定严密的措施,确保婚育政策落实到位,不但能有效地把我国的人口总量控制在预期范围内,还能够彰显公平。当前的婚育政策很多基层落实不到位,还存在较严重的早婚早育和多胎生育。据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15-64岁的育龄妇女中:存活子女数达3个及以上的占了13.39%,其中存活子女数为3个的占了9.43%,存活子女数为4个的占了2.91%,存活子女数达5个及以上的占了1.05%;在2009.11.1?2010.10.31间一年内有生育的育龄妇女中:按生育孩次算,其中生育第三孩及以上的占了6.55%,按育龄妇女年龄分,其中15-19岁的育龄妇女占了2.35%。

参考文献

[1]王颖,佟健,蒋正华.人口红利、经济增长与人口政策[J].人口研究,2010,34(5):28-34.

[2]范凯.人口红利、作为经济增长的关健变量-以中国的人口红利及其兑现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5).

[3]范凯.人口红利、作为经济增长的关健变量-以中国的人口红利及其兑现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人口与政策相关论文

2022申论解题技巧之对策题中的问题解读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家底,家底在材料里有,就是我国人口资源情况,那么以家底为题,就是要写和人口资源情况有关的东西,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普查个人认为都可以,不同的是从大处着眼还是小角度切入。其次,有一点一定要注意,既然是以“家底”为题,那么你在行文中一定要体现出来,你可以小角度切入,但你开头最好要带一笔,比如,“在众多家底中,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等等,这样就没有违反要求。最后,个人认为没有必要非把家底作为标题,“以家底为题”,我可以理解为标题,也可以理解为主题,没有明确说以家底为标题,但你文章的主题确实是要围绕家底来写的。

另外,今年的联考申论明显靠拢国家,其实,一楼的回答有一定道理,材料大部分写人口老龄化,但是后面却以家底为题,实际还是在考你对材料理解的是否深入,通篇材料的核心、深刻的内涵,其实还是人口资源情况的掌握,即人口普查。

申论怎样写能得高分

不管是国考、天津市考,还是各事业单位的考试,对策题并不是一个考察频率很高的题型,近两年的考察趋势偏向于与概括归纳题、应用文写作结合起来去考察,因此,很多同学在备考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这个题型,在考场上一碰到对策题,就会措手不及,导致失分。失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没有识别出题型,答题思路不清晰,也可能是因为只顾写对策,材料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却没有提出解决办法。因此,本文将针对以上失分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大家能够掌握。

一、了解对策题

例1根据?给定资料4?,假定你是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请就加强本市电商诚信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20分)

要求:(1)紧扣资料,内容具体;(2)层次分明,建议可行;(3)字数不超过300字。

例2?给定资料4?中S村暴露的违法问题,引起了所在县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决定开展一次专项整治行动。如果你是该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就如何开展这项行动,提出你的工作思路。(25分)

要求:措施具体,针对性强,条理清楚,篇幅250字左右。

对策题通常较易识别。观察以上两道例题可以得知,对策题中通常会有身份限制,作答任务都是提出对策或者工作思路。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题目中没有给出身份,那就默认站在政府部门的立场上去解决问题。

二、对策题中的问题解读

对策题中虽然提出切实可行、具体有针对性的对策是重点,但是还需要审清题目,把握题目的作答任务数量,弄清楚问题写不写以及怎样写。

例1假如你是政府部门的一名相关工作人员,请你对给定资料1和2中反应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20分)要求:问题全面准确,对策建议具体可行,不超过400字。

例2?给定资料5?提到了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假定你是一名普查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300字。

例1中题干通过?并?这个关联词,点明了这道题有两个作答任务,既需要写问题也需要写出对策。例2中题干并没有说要写问题,只需要站在普查员的角度提出对策,但在要求中出现了?问题明确?,因此这道题的作答任务依旧是两个,问题与对策都写。所以同学们想要答好对策题,首先是要识别出题型,审清题目。

审清题目之后,如果需要写问题,问题应该怎么写呢?大家要牢牢记住一句话?问题是关键词的堆砌。不需要把所有非常具体的问题都写出来,利用概括归纳题中学到的方法,把问题概括性地写出来,对策题还是要以写对策为主。如果题目中没有明确要求写问题,字数充裕可简写,字数不充裕可不写。

以上为对策题中的问题解读,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拿下这个题型。

您好,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

申论的高分必须建立在对常规题型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所以把握常规题型的特点、作答要求是我们取得高分的基础性要求。那么,申论有哪些基础性的题型呢?1、概括分析题。一般是概括材料的内容,如“请结合材料一,概括道德滑坡的表现形式”。2、综合分析类试题。要求对一个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如“请结合材料三,谈谈对‘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认识”。3、对策类试题;要求我们结合材料,提出或概括针对某一问题的措施,如“材料三反映了人口普查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请你进行概括,并提出措施”。4、应用文写作题。应用文写作是当前申论考试的常规题型,会涵盖方案写作、宣传稿、讲话稿、倡议书等。5、申论写作题。申论写作是必考题型,一般是给定主题或者标题,要求我们立足行政写一篇议论文。要熟悉申论的常规题型,其实是有诀窍的,那就是研究近两年国考的真题,这些真题就涵盖了今年申论的主要题型。建议你平时的学习立足真题,加油!

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

标签: 申论是人口普查的那篇_424联考申论作文请以“家底”为题 我写的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请问跑题了吗?

作文范文分享Copyright © 2021 作文范文分享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03779号-2 主题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