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考作文文章正文

近因效应行测题目_2010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2009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

公考作文 2024年02月04日 17:59 16 小星星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近因效应行测题目_2010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2009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近因效应行测题目_2010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2009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

1.浙江2010年10月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真题
2.2010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 2009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
3.公共关系学 答案 求 2010年至今 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 及答案 只有答案也行 谢谢

浙江2010年10月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真题

浙江省2010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中学)试题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能在比较自然的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保证了研究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2.学生在听老师讲课时,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只知道老师在讲课,但是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这种意识状态属于( )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

3.学生在课堂上能根据老师的要求思考问题,并能够克服干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种注意状态属于(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重量感觉阈限值的大小与相应的重量感受性高低之间的关系成( )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常数关系

D.对数关系

5.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直爽,南方人机警、圆滑;男人富有刚性,女人富有柔性。这种对一类人产生较为固定看法的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6.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 )

A.视像和声像

B.声音代码

C.语音代码

D.语义代码

7.由于没有复习,先前学习的内容在头脑中逐渐淡忘,直至最后全部遗忘。这种遗忘的原因主要是(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情绪干扰

D.痕迹消退

8.学生将老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加以内化和组织,变成自己的知识,且在必要时加以再现或运用,这种学习形式属于( )

A.接受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意义学习

9.将一个句子的结构分解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这种思维过程是( )

A.抽象

B.概括

C.分析

D.综合

10.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C,因此,所有的A都是C。这种思维形式是( )

A.概念

B.推理

C.判断

D.问题解决

11.一个10岁的儿童能够通过9岁组的全部项目和10岁组的一半项目,按照比率智商计算,他的智商是( )

A.90

B.95

C.100

D.105

12.一种九两的杆秤,每次都会把九两的物体秤为一斤。这说明这种杆秤( )

A.信度高

B.效度高

C.信度低

D.常模低

13.根据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原理,要想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需要( )

A.较低强度动机

B.较高强度的动机

C.中等强度的动机

D.很高强度的动机

14.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小李还没有完全思考清楚就急于举手回答,小李的认知方式属于(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系列型

D.同时型

15.《三国演义》中张飞脾气暴躁、思想简单、行为冒失,为人耿直、忠义烈性。张飞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6.小王经常会放弃自己原有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而随大流,接受大多数人的观点和主张。小王的这种现象社会心理学称之为( )

A.从众

B.服从

C.去个体化

D.群体化

17.一些吸烟者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依然继续吸烟如故。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

A.反向

B.文饰

C.升华

D.否认

18.发展心理学家通常把儿童定义为( )

A.0~16岁

B.6~12岁

C.0~18岁

D.3~12岁

19.儿童最早形成?客体永久性?概念是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0.意识

21.气质

22.概念

23.人际沟通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4.青少年个体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25.知觉的基本特性。

26.智力发展的特征。

27.成就动机的成分。

28.压力的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特征与区别。

30.在教育中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2010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 2009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

1、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2、帕金森定律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了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两个助手既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由此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3、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 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 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4、近因效应

一 由于最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终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能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外人面前,不断激励学生进步。

二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5、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从认知角度讲,晕轮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6、霍桑效应

霍桑实验是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在将近8年的时间内,前后共进行过两个回合:第一个回合是从1924年11月至1927年5月,在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赞助下进行的;第二个回合是从1927年至1932年,由梅奥主持进行。整个实验前后经过了四个阶段。

阶段一,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

照明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弄明白照明的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这项实验前后共进行了两年半的时间。然而照明实验进行得并不成功,其结果令人感到迷惑不解,因此有许多人都退出了实验。

阶段二,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

1927年梅奥接受了邀请,并组织了一批哈佛大学的教授成立了一个新的研究小组,开始了霍桑的第二阶段的“福利实验”。

“福利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找到更有效地控制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因素。梅奥他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排除了四种假设:(1)在实验中改进物质条件和工作方法,可导致产量增加;(2)安排工间休息和缩短工作日,可以解除或减轻疲劳;(3)工间休息可减少工作的单调性;(4)个人计件工资能促进产量的增加。最后得出“改变监督与控制的方法能改善人际关系,能改进工人的工作态度,促进产量的提高”的结论。

阶段三,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实验”

既然实验表明管理方式与职工的土气和劳动生产率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就应该了解职工对现有的管理方式有什么意见,为改进管理方式提供依据。于是梅奥等人制定了一个征询职工意见的访谈计划,在1928年9月到1930年5月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研究人员与工厂中的两万名左右的职工进行了访谈。

在访谈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研究人员对工人在交谈中的怨言进行分析,发现引起他们不满的事实与他们所埋怨的事实并不是一回事,工人在表述自己的不满与隐藏在心理深层的不满情绪并不一致。比如,有位工人表现出对计件工资率过低不满意,但深入地了解以后发现,这位工人是在为支付妻子的医药费而担心。

根据这些分析,研究人员认识到,工人由于关心自己个人问题而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所以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工人的这些问题,为此,需要对管理人员,特别是要对基层的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成为能够倾听并理解工人的访谈者,能够重视人的因素,在与工人相处时更为热情、更为关心他们,这样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和职工士气的提高。

阶段四,继电器绕线组的工作室实验——“群体实验”

这是一项关于工人群体的实验,其目的是要证实在以上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似乎感觉到在工人当中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的组织,而且这种非正式的组织对工人的态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实验者为了系统地观察在实验群体中工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车间中挑选了14名男职工,其中有9名是绕线工,3名是焊接工,2名是检验工,让他们在一个单独的房间内工作。

实验开始时,研究人员向工人说明,他们可以尽力地工作,因为在这里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研究人员原以为,实行了这一套办法会使得职工更为努力地工作,然而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事实上,工人实际完成的产量只是保持在中等水平上,而且每个工人的日产量都是差不多的。根据动作和时间分析,每个工人应该完成标准的定额为7312个焊接点,但是工人每天只完成了6000~6600个焊接点就不干了,即使离下班还有较为宽裕的时间,他们也自行停工不干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研究者通过观察,了解到工人们自动限制产量的理由是:如果他们过分努力地工作,就可能造成其他同伴的失业,或者公司会制定出更高的生产定额来。

研究者为了了解他们之间能力的差别,还对实验组的每个人进行了灵敏度和智力测验,发现3名生产最慢的绕线工在灵敏度的测验中得分是最高的。其中1名最慢的工人在智力测验上是排行第一,灵敏度测验排行第三。测验的结果和实际产量之间的这种关系使研究者联想到群体对这些工人的重要性。1名工人可以因为提高他的产量而得到小组工资总额中较大的份额,而且减少失业的可能性,然而这些物质上的报酬却会带来群体非难的惩罚,因此每天只要完成群体认可的工作量就可以相安无事了。即使在一些小的事情上也能发现工人之间有着不同的派别。绕线工就一个窗户的开关问题常常发生争论,久而久之,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不同的派别了。

实验结论

1、改变工作条件和劳动效率没有直接关系;

2、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而不是工作条件;职工是“社会人”。霍桑等人是在“经济人”的人性模式下进行试验的,试图找出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但随着实验的深入,“经济人”的假设受到动摇。霍桑最终提出,人性模式是“社会人”,即职工不单纯追求经济收入,还有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如同后来的马斯洛指出的一样,需求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因此,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3、关心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新的领导方式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霍桑认为,管理者的目的在于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合作。为了实现合作,必须发展一种新的领导方式。在这种新的领导方式下,管理者必须一方面为满足成员物质的、经济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和分配物质资料,即发挥技术性技能;另一方面,为实现满足成员物质需要的目标而确保成员间的自发性合作,使每个人获得人类的满足,即发挥社会性技能。

4、企业来除了正式组织,还存在非正式组织。霍桑认为企业中不仅存在“正式组织”,还存在人们在共同劳动中形成的非正式团体,他们有自己的规范、情感和倾向,并且左右着团体内每个成员的行为。譬如湘军中的哥老会,学校里的同乡会。“非正式组织”对组织既有利,也有弊。管理人员要想实施有效的管理,要注意在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和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之间保持平衡

7、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8、飞得性无助效应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9、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10、破窗效应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受到了“破窗理论”的启发。纽约的地铁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的飙升,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转。他的做法显示出,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温床。因为针对这些看似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违章行为大力整顿,却大大减少了刑事犯罪。

在日本,有一种称做“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日本的企业将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贴上具有警示意义的“红牌”,将藏污纳垢的办公室和车间死角也贴“红牌”,以促其迅速改观,从而使工作场所清洁整齐,营造出一个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围。在这样一种积极暗示下,久而久之,人人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实践证明,这种工作现象的整洁对于保障企业的产品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公共关系学 答案 求 2010年至今 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 及答案 只有答案也行 谢谢

2010年5月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理论试题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1~25题,共25道题)

一、 职业首先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⒈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 )。

(A)法律要求 (B)行为准则

(C)风俗习惯 (D)官方意志

⒉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要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从业人员岗前和岗位培训的唯一内容

(B) 要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从业人员的重要指标

(C) 要把服从领导要求的状况作为从业人员职务晋升的决定因素

(D) 要把经济效益作为从业人员聘用的根本标准

⒊对从业人员来说,所谓职业化指的是从业人员工作状态的( )。

(A)国际化、科学化、现代化 (B)标准化、固定化、长期化

(C)合同化、法制化、终身化 (D)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⒋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是( )。

(A)以人为本 (B)诚实守信

(C)荣辱与共 (D)宽容和谐

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A)集体主义 (B)个人主义

(C)实用主义 (D)功利主义

⒍下列说法中,反映了职业道德特征的是( )。

(A) 适用领域、边界难以确定,职业道德适用范围具有模糊性。

(B) 企业任务变则职业首先规范变,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多变性。

(C) 多以行业公约、规章制度等形式存在,职业道德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D) 可采取多种手段推动实施,职业道德执行手段具有强制性。

⒎孔子在敬业上提出了“执事敬”的要求,其意为( )。

(A)恭敬地对待工作 (B)开展工作时保持静心

(C)尊敬领导 (D)坚持人格平等

⒏某中国留学生才华出众,毕业后留德应聘工作。企业发现该生乘坐公交车时有三次逃票记录,于是拒绝录用。看过这则信息,你对该生求职失败的感受是( )。

(A) 德国企业在招聘人员时,要求过于严格。

(B) 这名中国留学生怨不得别人,是他自己运气不好。

(C) 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不管有无监督。

(D) 欧洲企业对中国人求职具有歧视倾向。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是( )。

(A)自主性与创造性相统一 (B)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C)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 (D)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

⒑从业人员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公道”的基本要求是( )。

(A)公私分明 (B)因人制宜

(C)坚持原则 (D)追求真理

⒒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包括( )。

(A)谴责功能 (B)导向功能

(C)整合功能 (D)激励功能

⒓从业人员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纪律”的基本要求是( )。

(A)学习岗位规则 (B)创新操作规程

(C)遵守行业规范 (D)严守法律法规

⒔从业人员践行职业道德规范——“节约”的基本要求是( )。

(A)爱护公物 (B)节约资源

(C)艰苦奋斗 (D)计较得失

⒕职业道德规范——“合作”的特征包括( )。

(A)唯利性 (B)互利性

(C)平等性 (D)社会性

⒖职业道德规范——“奉献”对实现职业理想的具体意义在于( )。

(A) 具有奉献精神,能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

(B) 对工作积极主动,总会遇成才的机遇。

(C) 能够使个人价值融入到集体价值之中。

(D) 能够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创造好的工作环境。

⒗从业人员在选择离职时,关于离职信用的基本要求是( )。

(A) 按照合同规定离职。

(B) 做好离职前的工作交接。

(C) 保守离职单位的商业秘密。

(D) 努力获取新单位的商业秘密以为原单位服务。

二、职业首先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17~25题)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题,您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您的答案。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择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⒘工作中,经常有同事对企业管理说风谅话,这时你会( )。

(A)赞同并积极参与其中 (B)反对并尽力远离他们

(C)观望,听其言但不参与 (D)向企业主要领导反映

⒙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你所在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下滑,导致员工工资降低,你的工资除去生活费用外己所剩无几。如果你所在企业是一家私营企业,你会( )。

(A)动员同事讨薪 (B)离开公司

(C)忍受一段时间再说 (D)怠工

⒚如果你在业余时间搞出一项技术发明,该项发明与自己所在企业有一定业务关联。你想把技术发明卖给公司,但是公司没有接受。这时,在另一家企业供职的一个好友邀你加盟,并向你许诺,只要你带来发明的新技术就会给你高薪,你会( )。

(A) 技术是自己在业余时间搞出来的,可以考虑加盟。

(B) 人往高处走,不管其他人怎么看,自己一定会离开。

(C) 先考察一番,哪里用得上自己的技术就到哪里去发展。

(D) 不离开,但会把自己的技术发明卖出去。

⒛你善于研究市场,但你所提出的拓展市场的许多建议从未被领导采纳过,你会( )。

(A) 以后不再提建议了。

(B) 不再投入那么多的精力研究了。

(C) 转而给别的公司提建议。

(D) 依然继续给领导提建议,但会改变方式。

21.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在另一家公司就职,他邀请你吃饭并要你透露一些你公司的发展战略,你会( )。

(A)给他讲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 (B)给他一份完整的资料

(C)少透露一点给他 (D)讲点别的话题,但不会涉及企业战略

22.春节到了,人们都盼望回家过年,这时,公司来了一项紧急任务,公司领导征求大家加班的条件,你的态度是( )。

(A)不管给出什么条件,自己都不会同意加班

(B)法律规定春节加班需支付三倍工资,只要达到这个条件就可以加班

(C)公司要给出更高条件,自己才考虑是否加班

(D)不管怎样都不乐意加班,但最终还是会去

23.眼下就业形势严峻,你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认识是( )。

(A)正是因为就业形势不好,才屈尊在此工作

(B)因为就业形势不好,感到自己有这样一份工作不容易

(C)不管就业形势好坏,干什么就得把它干好

(D)等就业形势好了,再考虑找新的工作

24.春节期间,城市管理部门设置了烟花爆竹燃放点,然而,部分居民并没有按照规定在燃放点内进行燃放,管理部门也难以有效管理。如果你要放烟花爆竹,到燃放点你就需要走很长一段路程,你会( )。

(A)认为禁止燃放的规定不合理,自己想怎么放,就怎么放

(B)按照规定进行燃放

(C)只要管理人员管不了,可以少燃放一点

(D)只是观看别人燃放

25.职工张某是你的好友。一次,你发现张某和另一个同事刘某把公司下脚料运到废品收购站变卖,显然,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是偷着干的。你平时不喜欢刘某,这时你会( )。

(A)不管是谁,都会举报

(B)只举报刘某,不举报张某

(C)考虑到如果举报了刘某就会牵涉到自己的好友,故而把此事隐瞒下来

(D)私下劝说张某下不为例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第26~125题,共100道题,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猴子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 )阶段。

(A)知觉 (B)思维萌芽

(C)思维 (D)意识

27.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

(A)锥体细胞 (B)双极细胞

(C)杆体细胞 (D)水平细胞

28.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A)社会认知 (B)社会心理

(C)社会行为 (D)社会影响

29.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

(A)角色不清 (B)角色失败

(C)角色中断 (D)角色冲突

30.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 )个阶段。

(A)3 (B)5

(C)4 (D)6

31.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模式是( )。

(A)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 (B)从“为什么”转向“是什么”

(C)从“是什么”转向“怎么样” (D)从“为什么”转向“怎么样”

32.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是( )。

(A)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B)心理与行为的异常

(C)各种不良行为模式 (D)各种脑器质性病变

33.思维奔逸是一种( )障碍。

(A)思维内容 (B)思维逻辑

(C)思维联想 (D)思维定势

34.发展常模就是( )。

(A)团体的分数 (B)百分位数

(C)个人的分数 (D)年龄量表

35.在心理测验中,对于非典型群体需要制定( )。

(A)普通常模 (B)特殊常模

(C)一般常模 (D)发展常模

36.心理咨询的总体任务,就是达到( )的目的。

(A)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无障碍地生活下去

(B)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使人健康无障碍地生活下去

(C)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

(D)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

37.中年人心理问题的特点是( )。

(A)在社会、家庭和自我需求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

(B)由于人格重建带来的问题

(C)因工作满意度下降而烦恼

(D)容易陷入对过去的回忆

38.对确立咨询关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

(A)第一印象 (B)声明权利

(C)承诺保密 (D)心理测验

39.使用多重问题可能使求助者( )。

(A)不知所措 (B)遗漏细节

(C)过度关注 (D)思路清晰

40.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距离应属于( )。

(A)公众距离 (B)社交距离

(C)个人距离 (D)亲密距离

41.阻抗的本质是( )。

(A)增强焦虑情绪

(B)对自我暴露的服从

(C)展示焦虑情绪

(D)对自我暴露的抵抗

42.用合理情绪疗法指导求助者的一个关键步骤是( )。

(A)培养主动性 (B)消除被动

(C)促进自主成长 (D)促进领悟

43.WAIS-RC中数字符号分测验的正式测验时限是( )。

(A)80秒 (B)90秒

(C)100秒 (D)120秒

44.根据MMPI中国常模,病理性异常表现的区分标准是量表T分大于( )。

(A)40 (B)50

(C)60 (D)70

45.SDS特别适用于( )。

(A)发现抑郁状态 (B)焦虑症状评定

(C)确诊抑郁状态 (D)恐怖症状评定

46.属于意志行动的是( )。

(A)残疾人登山 (B)单位会餐

(C)小孩玩游戏 (D)上床睡觉

47.布洛卡中枢受到严重损伤后会出现( )。

(A)表达性失语症 (B)失读症

(C)接受性失语症 (D)失写症

48.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 )。

(A)语言记忆 (B)意义记忆

(C)语义记忆 (D)内隐记忆

49.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 )。

(A)哲学思辨阶段 (B)学派阶段

(C)实证分析阶段 (D)经验描述阶段

50.“性别”表示( )。

(A)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B)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C)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D)男女在社会学方面的差异

51.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效应

52.人类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 )。

(A)只有连续性,没有阶段性 (B)只有阶段性,没有连续性

(C)既然无连续性,又无阶段性 (D)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5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 )的代表性理论。

(A)新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发生认识论 (D)精神分析论

54.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是( )。

(A)完形主义疗法的核心 (B)行为主义的观点

(C)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推断 (D)认知理论的核心

55.在智商正常的范围内,智商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是( )。

(A)算术级数关系 (B)有显著相关

(C)几何级数关系 (D)无显著相关

56.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叫做( )。

(A)团体 (B)常模团体

(C)样本 (D)受测人群

57.以50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来表示的分数,通常叫( )。

(A)Z分数 (B)标准九分数

(C)T分数 (D)离差智商

58.初诊接待中的语言表达应注意( )。

(A)语速适中 (B)不用术语

(C)语速缓慢 (D)不可重复

59.提出心理评估报告时,需要对临床资料进行核实,一般使用的方法是( )。

(A)个案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60.对“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实话实说有利于表达真诚 (B)表达真诚不能通过言语

(C)表达真诚应有助于求助者成长 (D)真诚与说实话之间没有联系

61.具体化技术的作用在于( )。

(A)让求助者掌握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B)让求助者学会具体的行为技术

(C)让求助者从具体小事入手完善自己

(D)通过讨论引起求助者情绪的具体事件,让求助者明白真相

62.移情的两种不同类型是( )。

(A)正移情和反移情 (B)真移情和假移情

(C)负移情和正移情 (D)明移情和暗移情

63.不属于WAIS-RC言语测验的分测验是( )。

(A)算术 (B)数学符号

(C)相似性 (D)数字广度

64.MMPI是采用( )编制的客观化测验

(A)因素分析法 (B)总加评定法

(C)经验效标法 (D)理论推演法

65.SCL-90每个项目采用的都是( )级评分

(A)2 (B)3

(C)4 (D)5

66.一对青年夫妇,想生孩子又怕麻烦,这种矛盾心理属于(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壁式冲突 (D)双重趋壁式冲突

67.睡眠属于( )状态。

(A)潜意识 (B)无意识

(C)前意识 (D)特殊意识

68.由于反复操作而形成的,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

(A)思想准备 (B)定势

(C)知觉准备 (D)策略

69.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 )。

(A)交换原则 (B)平等原则

(C)强化原则 (D)相互原则

70.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反映在( )。

(A)光环效应 (B)刻板印象

(C)近因效应 (D)期待效应

71.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叫( )理论。

(A)控制点 (B)三维

(C)可控性 (D)平衡

72.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

(A)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

(B)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

(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D)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73.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 )。

(A)直觉行动思维

(B)表象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逻辑形象思维

74.临床上最常见的幻觉是( )。

(A)幻味 (B)幻触

(C)幻视 (D)幻听

75.生物调节系统功能状态好,可以减轻压力后果的( )。

(A)行为反应程度 (B)情绪化症状

(C)错误认知程度 (D)躯体化症状

76.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比较基础是( )。

(A)常模分数 (B)常模

(C)导出分数 (D)分数

77.同质性信度主要反映测验内部( )间的一致性。

(A)两半测验 (B)题目与分测验

(C)所有题目 (D)分测验与分测验

78.不论从哪个方面入手归纳和解释资料,都应具备的先决条件是( )。

(A)保证资料可靠 (B)遵守保密原则

(C)注意第一印象 (D)慎选谈话方式

79.精神活动内在一致的重要作用是( )。

(A)使得人格稳定

(B)使自知力完整

(C)保证对方客观世界的反映准确和有效

(D)保证心理活动与客观世界的一致性

80.正确的咨询态度包含的五种要素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 )。

(A)主动 (B)充满爱心

(C)乐观 (D)积极关注

81.心理咨询终极目标的含义是( )。

(A)统一多层次目标 (B)建立积极有效的目标

(C)完善求助者的人格 (D)整合近期与远期目标

82.面质技术的含义是( )。

(A)当面质问求助者 (B)求助者对咨询师质疑

(C)咨询双方当面对质 (D)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83.韦氏智力量表主要包括( )。

(A)城市量表和农村量表 (B)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

(C)成人量表和儿童量表 (D)个体量表和团体量表

84.在各类标准分数中,标准十分的平均数为5.5,标准差为( )。

(A)3 (B)1.5

(C)10 (D)15

85.SCL-90不适用于( )。

(A)诊断求助者的各类心理疾病 (B)了解求助者的心理症状情况

(C)了解躯体疾病患者精神症状 (D)调查不同群体心理卫生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第86~125题,,每题1分,共40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一般来说,心理过程包括( )。

(A)意志 (B)情感

(C)能力 (D)注意

87.记忆是( )。

(A)改变信息和知识经验的存储方式的过程

(B)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C)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D)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88.侵犯的构成要素包括( )。

(A)伤害行为 (B)侵犯动机

(C)社会评价 (D)社会规范

89.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在于( )。

(A)促进认知 (B)实现自我价值

(C)培养健全人格 (D)增强体质

90.强制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

(A)思潮大量涌现并不受意愿支配 (B)某种观念反复出现无法摆脱

(C)思维内容与环境保持联系 (D)思潮的内容往往杂乱多变

91.严重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

(A)内容充分泛化 (B)可具有较剧烈的初始情绪反应

(C)没有人格缺陷 (D)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

92.抽样的方法一般包括( )。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组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93.心理咨询中搜集资料的主要途径包括( )。

(A)摄入性谈话与记录 (B)观察与记录

(C)实验室记录 (D)心理测量、问卷调查记录

94.心理咨询工作中( )。

(A)应该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B)要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保密

(C)应该对求助者全部资料保密 (D)如果泄密将会承担法律责任

95.心理诊断中应该( )。

(A)注意避免“贴标签” (B)注重现实临床表现

(C)选择恰当的干预性措施 (D)通过会诊解决疑难问题

96.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包括( )。

(A)做结论过于谨慎 (B)不作道德判断

(C)轻视求助者问题 (D)转移求助者话题

97.心理咨询师可以利用移情( )。

(A)宣泄求助者情绪 (B)强化求助者阻抗

(C)减弱求助者依赖 (D)引导求助者话题

98.16PF中国修订版制订的常模包括( )常模。

(A)小学生 (B)中学生

(C)大学生 (D)研究生

99.SAS可以用来( )。

(A)自评焦虑症状 (B)反映焦虑者的主观感受

(C)鉴别各种神经症 (D)临床确诊焦虑症

100.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交友的需要属于( )。

(A)安全的需要 (B)生长性需要

(C)爱和归属的需要 (D)缺失性需要

101.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包括( )。

(A)算法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复述策略 (D)启发式策略

102.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 )。

(A)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B)人脑复杂的神经网络

(C)良好的社会规范 (D)社会角色的引导

103.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 )。

(A)家庭教养方式 (B)行为表现的反馈

(C)活动的性质 (D)参照群体

104.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

(A)上下原则 (B)头尾原则

(C)近远原则 (D)大小原则

105.适应障碍在发病时间上的特点是( )。

(A)通常在遭受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B)通常在遭受生活事件后数小时内起病

(C)病程一般不超过3个月 (D)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106.面临压力时,人的认知系统对局面的控制类型包括( )控制。

(A)人格的 (B)认知的

(C)环境的 (D)适应力

107.效度具有相对性,因此在评价测验的效度时,必须考虑测验的( )。

(A)信度 (B)目的

(C)功能 (D)长度

108.彩色的特性包括( )。

(A)饱和度 (B)明度

(C)照度 (D)色调

109.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的工作程序包括( )。

(A)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

(B)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作解释

(C)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评估

(D)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作出鉴别

110.解释是一种影响性技术,其含义是( )。

(A)不厌其烦地说明情况

(B)解答求助者提出的问题

(C)运用理论说明求助者行为背后的原因

(D)运用理论揭示求助者情感反应的实质

111.各种心理咨询方法有效的共同因素包括( )。

(A)使求助者摆脱孤独,燃起希望

(B)为求助者提供新的信息作为学习的基础

(C)使求助者产生成功的体验应用所学的东西

(D)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方法技术

112.第三次修订的《中国比内测验》的创新点主要包括( )。

(A)将适用年龄扩大为2至18岁

(B)采用离差智商表示测验结果

(C)编制了《中国比内测验简编》

(D)分为L型和M型两个等值量表

113.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共有10个条目,其维度可分为( )。

(A)客观支持 (B)主观支持

(C)心理支持 (D)对支持的利用度

114.关于需要,正确的说法包括( )。

(A)需要都有具体对象

(B)动物也有社会需要

(C)人和动物的自然需要没有本质区别

(D)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115.正常人错觉的性质包括( )。

(A)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B)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

(C)错觉是比较容易纠正的

(D)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

116.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 )。

(A)情绪 (B)兴趣

(C)动机 (D)经验

117.态度的特点包括( )。

(A)完整性 (B)内在性

(C)稳定性 (D)对象性

118.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 )的特征。

(A)泛灵论 (B)自我中心

(C)思维的可逆性 (D)掌握守恒

119.与心理不健康有关的人口学因素可包括( )。

(A)文化程度 (B)性格特点

(C)动机水平 (D)生活方式

120.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

(A)变态心理的定义 (B)变态心理的种类

(C)异常心理的特点 (D)异常心理的转归

121.常模的构成要素包括( )。

(A)抽样分数 (B)原始分数

(C)导出分数 (D)对常模团体的具体描述

122.初诊接待时,心理咨询师应该( )。

(A)态度平和诚恳 (B)表现谦逊随和

(C)使用礼貌语言 (D)尽量有求必应

123.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工作程序包括( )。

(A)分析资料来源的可靠性 (B)分析资料可靠性

(C)对资料按性质分类整理 (D)归纳一般性资料

124.关于不同咨询流派的咨询目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本主义学派强调求助者自我实现

(B)行为主义学派帮助求助者消除适应不良行为

(C)合理情绪疗法发展求助者成功的统整感

(D)完形学派帮助求助者消除不合理的信念

125.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是( )。

(A)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

(B)以奖励为手段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

(C)以正面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

(D)以严厉惩罚为手段消除某种行为

后面还有,你看怎么联系我,我再给你。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界定公共关系内涵的学者中,持“传播说”观点的是(B)

A.雷克斯?哈罗 B.弗兰克?杰夫金斯

C.詹姆斯?格鲁尼 D.斯科特?卡特利普

2.在交往与合作中,将平等互利、追求共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行为准则的是(C)

A.协调观念 B.公众观念

C.互惠观念 D.服务观念

3.侧重于从信息传播沟通角度来研究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概念是(D)

A.人际关系 B.人群关系

C.私人关系 D.公共关系

4.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理论书籍是(A)

A.《修辞学》 B.《高卢战记》

C.《荷马史诗》 D.《尼可马可伦理学》

5.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IPRA)正式宣告成立的地点是(A)

A.伦敦 B.纽约

C.日内瓦 D.巴黎

6.梅耶教授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理论是(C)

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过程理论

C.人群关系理论 D.权变理论

7.公共关系部门作为“智囊机构”的职责在于(D)

A.传播推广 B.协调沟通

C.提供服务 D.辅助决策

8.公关活动对组织的直接功能表现为树立组织形象和(C)

A.提高个人素质 B.协调社会运行

C.协调关系网络 D.沟通社会信息

9.公关机构附属于组织的某个职能部门的模式属于(B)

A.部门并列型 B.部门隶属型

C.高层领导直属型 D.公共关系委员会

10.一个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对本组织的声誉和形象承担(A)

A.直接责任 B.间接责任

C.技术责任 D.伦理责任

11.组织所在地的区域关系对象被称为(D)

A.内部公众 B.顾客公众

C.媒介公众 D.社区公众

12.消极公众也可称为(A)

A.潜在公众 B.首要公众

C.次要公众 D.边缘公众

13.“名人广告”、“名流公关”利用的是(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

14.首次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文章是(B)

A.《动机与人格》 B.《人类动机理论》

C.《有效的公共关系》 D.《公众舆论的形成》

15.态度形成的基础是(A)

A.认知 B.情感

C.意图 D.情绪

16.人口膨胀、青少年犯罪属于(B)

A.社会事件 B.社会问题

C.社会冲突 D.社会运动

17.公共关系正式被纳入组织管理职能的根本标志是(D)

A.正式公关编制确定 B.正式公关目标确定

C.正式公关调查的开始 D.正式公关预算编制确定

18.适用于组织机构稳定、顺利发展时期的公共关系是(B)

A.建设型公关 B.维系型公关

C.防御型公关 D.进攻型公关

19.下列属于公共关系管理环境因素的是(D)

A.组织的目标 B.机构与人员设置

C.网络媒介 D.社会的媒介体制

20.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B)

A.公共关系策划 B.公共关系评估

C.公共关系调查 D.公共关系实施

21.议题设置论认为,各种传播媒介对所传信息首先起到(D)

A.决定作用 B.辅助作用

C.整理作用 D.过滤作用

22.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传播学理论是(A)

A.两级传播论 B.把关人理论

C.议题设置论 D.5W模式

23.最常见的新闻稿结构是(C)

C.议题设置论 D.5W模式

23.最常见的新闻稿结构是(C)

A.并列结构 B.顺时结构

C.倒金字塔结构 D.金字塔结构

24.将人口总体顺序编号,用等距法,每隔一定间隔抽出一人为样本的抽样方法是(B)

A.分层随机抽样 B.间隔随机抽样

C.分区多级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25.主观随意性最突出的一种沟通形式是(D)

A.书面沟通 B.演讲

C.报告 D.言语沟通

26.为捐助希望工程而作的广告属于(B)

A.形象广告 B.公益广告

C.响应广告 D.观念广告

27.相互见面和离别时最常见的礼节是(C)

A.微笑 B.拥抱

C.握手 D.目视

28.所有通过不同营销传播工具在不同媒体上传播的信息都应彼此关联呼应,这体现了整合营销传播的(D)

A.战略综合性 B.战术协调性

C.战略导向性 D.战术连续性

29.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要素是(A)

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D.企业造型

30.政府开展公关活动的最终目标是(C)

A.促进公众的认知 B.提高政府的知名度

C.提高社会效益 D.提高政府的美誉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来选均无分。

31.公关人员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有(ABCDE)

A.公正 B.正派

C.对社会负责 D.真实

E.保密

32.根据公众的稳定性程度,可将公众分为(ADE)

A.临时公众 B.消极公众

C.积极公众 D.周期公众

E.稳定公众

E.稳定公众

33.布林认为,决定心理抗拒强弱的因素有(ABCD)

A.对自由的期望 B.对自由剥夺的威胁

C.自由的重要性程度 D.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

E.逆反心理

34.组织自我形象分析一般包括(ACDE)

A.组织实态的调查分析 B.组织拟态的调查分析

C.员工阶层的调查研究 D.管理阶层的调查分析

E.决策阶层的研究分析

35.民意测验的步骤包括(ABCDE)

A.确定调查目标和公众对象 B.抽样

C.设计问卷表 D.实施调查

E.整理资料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

36.设计民意测验问卷表应考虑的问题包括(ABCD)

A.问题的全面性 B.提问的方式

C.问题的繁简 D.程序的先后

E.问题的难易程度

37.演讲传播的优势表现在(ABCDE)

A.具有较强的劝服效果 B.有效的信息交流

C.表现力较强 D.有助于提高声望

E.直接宣传组织的观点并提供权威性资料

38.4P’s包括(ACDE)

A.促销 B.营销

C.产品 D.价格

E.渠道

39.产品定位的客观依据有(ABCDE)

A.对产品的调查研究 B.对消费者的调查研究

C.对市场的调查研究 D.对竞争对手的调查研究

E.对传媒与流通领域的调查研究

40.非语文传播符号包括(AB)

A.身势语言 B.情态语言

C.电子邮件 D.电视画面

E.无线电波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41.观念广告

42.组织自我形象

44.公共关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5.简述广告策划的内容。

46.公关人员应具备哪些公关意识?

47.优秀演讲者应具备哪些条件?

48.简述组织公关的新闻舆论分析包括的内容。

五、论述题(10分)49.试述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六、案例分析题(8分)

50.为让群众更好地参政议政,某市市委、市政府先后举办了为市长做参谋的“假如我是市长”征文活动,为政府职能部门出谋划策的“房改政策大家谈”等系列活动,

讨论城市文明建设的“城市建设你、我、他”等大型公众活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了大力宣传报导,广大市民踊跃参加,各抒己见,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1)试用公共关系学的相关知识评述案例中该市市委、市政府的行为。

(2)请结合案例说明政府应如何完善民主传播机制,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标签: 近因效应行测题目_2010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2009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

作文范文分享Copyright © 2021 作文范文分享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03779号-2 主题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