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考作文文章正文

2013行测国考答案_2023国考行测每日一练(逻辑判断)(7.14)

公考作文 2024年01月08日 07:34 20 小星星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2013行测国考答案_2023国考行测每日一练(逻辑判断)(7.14)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2013行测国考答案_2023国考行测每日一练(逻辑判断)(7.14)

1.2013国考行测:余数同余问题解题诀窍
2.2023国考行测每日一练(逻辑判断)(7.14)

2013国考行测:余数同余问题解题诀窍

按照常考的题型,余数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代入排除类型

 例1(江西2009)学生在操场上列队做操,只知人数在90-110之间。如果排成3排则不多不少;排成5排则少2人;排成7排则少4人;则学生人数是多少?( )

 A.102 B.98 C.104 D.108

 解析像这样的题目直接代入选项,看看哪个符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哪个就是正确的答案,毫无疑问,选项108满足条件,选择D。

 二、余数关系式和恒等式的应用

 余数的关系式和恒等式比较简单,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在小学时候就已经学过了,余数基本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0≤余数<除数),但是在这里需要强调两点:

 1、余数是有范围的(0≤余数<除数),这需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因为这是某些题目的突破口。

 2、由关系式转变的余数基本恒等式也需要掌握: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例2两个整数相除,商是5,余数是11,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的和是99,求被除数是多少?

 A.12   B.41   C.67   D.71

 解析余数是11,因此,根据余数的范围(0≤余数<除数),我们能够确定除数>11。除数为整数,所以除数≥12,根据余数的基本恒等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12×商+余数=12×5+11=71,因此被除数最小为71,答案选择D选项。

 例3有四个自然数A、B、C、D,它们的和不超过400,并且A除以B商是5余5,A除以C商是6余6,A除以D商是7余7。那么,这四个自然数的和是?

 A. 216   B. 108   C. 314   D. 348

 解析利用余数基本恒等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有A=B×5+5= (B+1)×5。由于A、B均是自然数,于是A可以被5整除,同理,A还可以被6、7整除,因此,A可以表示为5、6、7的公倍数,即210n。由于A、B、C、D的和不超过400,所以A只能等于210,从而可以求出B=41、C=34、D=29,得到A+B+C+D=314,选C。

 像上面这两个题目,就是活用这两个知识点来解题的,所以在对这类问题的练习过程中,一定要牢牢地把握这两点。

三、同余问题

 这类问题在考试中比较常见,主要是从除数与余数的关系入手,来求得最终答案。通过总结我们得出解决同余问题的核心口诀,如下表所示:

 同余问题核心口诀 “最小公倍数作周期,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 余同取余:“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1,除以6余1”,这个数是 60n+1 和同加和:“一个数除以4余3,除以5余2,除以6余1”,这个数是 60n+7 差同减差:“一个数除以4余3,除以5余4,除以6余5”,这个数是 60n-1 说明:在这里,n的取值范围为整数,可以为正数也可以取负数。

 例4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1,除以6余1,请问这个数如何表示?

 解析设这个数为A,则A除以4余1,除以5余1,除以6余1,那么A-1就可以被4、5、6整除。4、5、6的最小公倍数为60,所以A-1就可以表示为60n,因此,A=60n+1。

 例5一个数除以4余3,除以5余2,除以6余1,请问这个数如何表示?

 解析设这个数为A,如果A除以4余3,除以5余2,除以6余1,我们知道除数与对应余数的和相同,对应的为“和同加和”,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数可以表示为:A= 60n+7。

 例6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2,除以6余3,请问这个数如何表示?

 解析除以除以4余1,除以5余2,除以6余3,我们知道除数与对应余数的差相同,对应的为“差同减差”,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数可以表示为:60n-1。

 根据以上三道例题的结论,我们还可以举一反三地解决其他相关问题。如:

 例7一个三位数除以9余7,除以5余2,除以4余3,这样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解析:除以5余2,除以4余3,我们知道除数与对应余数的和相同,对应的为“和同加和”,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数可以表示为,P=20n+7,表示除以20余7;再配上之前的条件除以9余7,对应的为“余同取余”,我们得到这个数可以表示为180n+7,由于这个数为三位数,所以n可以取1、2、3、4、5,所以共5个。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认为针对行测考试中出现的此类问题,只要大家掌握余数的基本点,包括关系式和恒等式等,牢记同余问题的解决口诀,清楚对公倍数(或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再遇到类似的余数同余问题,就能轻松、快速地解决掉。

2023国考行测每日一练(逻辑判断)(7.14)

1.13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占多少

您好华图网校很高兴为您解答。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行测常识判断20道题

数量关系15题

言语理解:逻辑填空20题;

片段阅读15题;

语句表达5题;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10题;

定义判断10题;

类比推理10题;

演绎推理10题;

资料分析:文字型5题;

综合型15题;

华图网校有真题及解析。您去可以去看下,同时你还要关注分值的分部。针对自己的水平选择做题顺序。以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成绩,祝考试顺利。

2.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有没有什么好的做题方法

巧取分数的备考方法

常识判断部分因为知识的庞杂,所以对具体内容还要掌握正确的备考复习方法,这样在复习时事半功倍。

多关注国情社情。所谓国情社情除了指中国的地理、历史、国家性质等内容外,还有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政策,考生应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比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央一号文件等。

掌握各学科整体脉络。常识判断考查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多个方面,知识点繁多,考生在做这部分的复习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对各学科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提纲挈领的复习可更好的抓住各学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如经济部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等,如人文历史: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世界史。人文文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

3.201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常识判断要如何复习

一、保持好的心态

知识的范围可以分为知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两个层面。无论是提高大家学习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我们觉得首要的是心态,心态决定定状态,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常识判断的学习,第一位的是对于新知识的有一种开放拥抱的姿态,有一种汲取新知识获得成长的情怀,才能书山漫步、学海泛舟。

二、拥有好的状态

对于应试者即为当局者,从结果导向上首要做的其实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解公职考试笔试面试等环节测查的是何种素质和素养。本质是指基本的、根本的性质,是一事物成其为自身、有别于其它物的固有属性,明晰事物的本质对于准确把握该事物、推动其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了解考试的实质对于备考学习是一种超然物外、高屋建瓴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从大纲的要求,常识判断侧重知识的广度,因此选择复习范围就变的非常重要。

三、走出误区,掌握方法

一是走出备考的认识误区,进行科学系统的备考。很多考生认坚持常识复习无用论,其实质往往是复习方向和复习心态的偏差。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公考一样,招考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侧重知识广度的常识如果视之位“鸡肋”,效果会更加不理想,导致一分之差,差之前人。

二是注重学习方法,把握复习重点科学系统的针对性拓宽知识面,把握应试规律。很多同学认为常识出题似乎毫无章法,往往的做法是四处出击到处收集各类资料,但真正掌握的效果以及应试效果并不明显。其实,考生在备考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真题,从真题中体会考试重点、学习解题技巧,然后制定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提高自身在备考中的效能。考试的杰出一定属于用心而努力的人,对于这段时间如何复习常识。

四、复习计划

对于复习的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备考方案,法无定法,以供参考。

第一步:选择好的教材。教材强调质量,数量上一本为宜,另外可选择一本其他教材作为补充工具书。一方面要足够详细,足够前沿,另一方面使用时候中公教育专家建议更多的是选择针对性的学习方式—当成答疑解惑的工具书、字典使用。

第二步:全面复习,通读教材,按照教材后面的习题进行提纲挈领的宏观知识体系梳理。对于常识判断,有的同学如果连最基本法学、经济、科技、人文等基础都欠缺,还是很有必要进行全面复习。这段时间如果报辅导班帮助梳理知识体系,时间宜早不宜晚。

第三步:做题。通过做题进行检验复习效果,进而查漏补缺,增加复习的针对性。做什么题呢,我们推荐做真题,另外不仅要做国考常识判断的历年真题,还要做各省联考的历年真题,上述范围内数量上根据个人时间愈多愈好。千万“不能有考过了就不考了”的心理,而是以举一反三的预测心态看待这些题目。上述列举的真题范围为科学的数量范围,还需要大家思考总结的做题科学质量。

第四步:做常识判断笔记梳理强化巩固之前的复习。这段时间我们推荐大家做笔记梳理,例如错题、难点、重点的梳理。可以以一本教材为笔记蓝本,进行“头脑风暴”势力的笔记梳理。

第五步:考前半个月,要进行整套的行测全真模拟,坚持每两天一套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做完题目自己核对答案,并分析每道题,做对的是怎么对的,为什么不选其他选项,做错的为什么错,还有哪些知识没掌握。并记录下来。根据课堂上强调的预测重点,缩小范围,深入挖掘,会更有效的把握命题人的出题思路。

4.公务员行测中常识判断

一、从头到尾的完整复习 常识判断部分,涉及的知识点广而杂,不知从何着手,就有可能放弃复习。

对于常识判断部分的复习注意以下几个点。 首先,在之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建议考生用平时的时间把常识部分所有科目的内容翻阅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应的专项练习题,不要求过多,在冲刺阶段挑选一些典型有代表的题目来做,以保证题目原创性高,每个部分20-30道题即可,真正达到对所复习内容的巩固和理解的目的。

其次,真题及模拟训练。之前考生应该做了不少模拟题,这时考生应掌握做题的时间和感觉,更重要的是,通过做题掌握考查的重难点。

这时反复做真题,在做真题的时候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同时配套做模拟题巩固提高。

通过广泛的做题,锻炼自己的做题节奏及摸 *** 题的出题规律,将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一一击破。 最后,临考试很近了的时候,再把资料重新翻阅一遍,温故而知新。

另外,再把之前做过的真题和模拟题拿出来看看,看作对的题为巩固知识点,看做错的题从而总结积累。考生切忌焦虑、浮躁,要沉得住气,再次看书,可以参考相关辅导资料多重视一些重难点及考试的预测点。

总之,在此阶段要调整好心态,不放弃看书,一直坚持到底。 二、巧取分数的备考方法 常识判断部分因为知识的庞杂,所以对具体内容还要掌握正确的备考复习方法,这样在复习时事半功倍。

多关注国情社情。所谓国情社情除了指中国的地理、历史、国家性质等内容外,还有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政策,考生应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

比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央一号文件等。 掌握各学科整体脉络。

常识判断考查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多个方面,知识点繁多,考生在做这部分的复习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对各学科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提纲挈领的复习可更好的抓住各学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如经济部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等,如人文历史: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世界史。

人文文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 有舍有得。

行测考试题目相对较多,答题时间相对较短,而常识判断部分考查内容涵盖广泛,考生在答题时千万要掌握好答题速度,对于没有复习到的地方,要有所舍弃,将答题的珍贵时间用在更有把握的题目上。 三、沉着冷静的备考心态 考生在备考时,要相信自己通过长时间的系统复习,知识水平肯定会有所进步,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会越来越熟练,备考心态要调整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在考试中一定能够考出理想的成绩。 相信成功。

成功总是令人欣喜,收获好成绩无疑是最大的成功。成功不会突如其来,从天而降;而是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大的成功,从来都是由以往小的成功铺就而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天的收获,可以为最后的胜利奠定基础。

自信是唤醒成功的动机,可以赋予自己冷静的头脑和积极的自我暗示。相信成功,让成功眷顾自己。

5.国考行测常识对13,言语对22,判断对32,资料对15,数量对6,大概

2016国考行测分值如下,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算。

一个是看参加此次考试考生的整体成绩,按照部分加权得分。所以较难的部分你答对了分值就高。

另外一种是按照不同部分给定具体的分值,平均每个小题0.8分上下,一般是语言文字类要比数字计算类的分值相对高一点。尤其是近几年文字类的题目文字量越来越多,对这一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然,不管是以什么标准进行评分,将自己有把握,或者能够做对的题目确保不失分就好。所以在整个行测的备考过程中的核心原则就是保优保差。

以下分值分布可作为参考:

言语理解与表达,共计40题,每题0.6分,总分24分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共计5题,每题1分,总分5分

数学运算 共计10题,每题1分,总分10分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共计10题,每题0.5分,总分5分

定义判断 共计10题,每题0.8分,总分8分

类比推理 共计5题,每题0.5分,总分2.5分

逻辑判断 共计10题,每题0.8分,总分8分

资料分析:共计25题,每题1分,总分25分

常识判断:共计25题,每题0.5分,总分12.5分

总计:共计140题,总分100分

点击领取: 10元2017-2022国考历年试题合集

行测模拟题?

1、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剧增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使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地区冰川正面临急剧缩小的危险。研究显示,珠峰海拔在5000米到6000米的冰川集中区域出现冰川快速融化的现象,这些地方将只在冬季而不是在温暖的季节时看到结冰。专家推论说,根据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减少的速度还有可能加快,如果本世纪内气温如预测的一样继续升高,该地区的冰川最终将消失殆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过去 50 年珠峰周边冰川覆盖面积减少了 33.3%

B.喜马拉雅山其他地方的冰川对气温变化不敏感

C.喜马拉雅山冰川面积每年缩小约 0.1%到 0.6%

D.珠峰海拔 7000 米以上的冰川没有快速融化迹象

2、胎儿大脑发育需要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w-3脂防酸即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人建议,孕妇在孕期服用富含DHA的鱼油补充剂有利于胎儿的大脑发育。临床试验中,两组孕妇每日服用含有800毫克DHA的补充剂或安慰剂。两组孩子在18个月大时,其平均的认知、语言及运动评分之间没有差别。此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在4岁时的表现进行了跟踪评估,大多数(91.9%)家庭参与了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对认知、从事复杂思维处理、语言及执行功能(如记忆、推理、解决问题)的检测结果在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者认为,母亲妊娠期补充DHA不能使孩子更聪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驳斥研究者观点?

A.胎儿的DHA来自母亲的饮食,但母亲需要摄入的DHA的确切数量目前难以确定

B.DHA补充剂可能降低早产的风险,也可能降低那些有家族过敏史的孩子患过敏的风险

C.7岁才是能够预测智力的最早年龄,4岁时各种因素对发育的影响尚未充分表现,不能可靠评估

D.研究证明,孩子出生后补充DHA有益于认知能力发展,该国婴儿出生后常规服用富含DHA的补充剂

3、有70个病人,都患难治病R,并服用过同样的常规药物。这些病人被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第一组服用用于治疗R的试验药物K素,第二组服用不含K素的安慰剂。10年后的统计显示,两组都有34人死亡。因此,这种药物是无效的。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在上述活着的病人中,第二组的比第一组的更年长

B.在上述死亡病人中,第二组的平均寿命比第一组的小两岁

C.在上述活着的病人中,第二组的比第一组的病情更严重

D.在上述死亡病人中,第二组的平均死亡年份比第一组的早两年

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题干告诉我们,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地区冰川正面临急剧缩小的危险。有研究显示:珠峰海拔在5000米到6000米的冰川集中区域出现冰川快速融化的现象,专家就得出结论认为如果本世纪气温继续升高,未来整个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都会融化消失。

实际上题干的观点就是,随着气候变暖,珠峰海拔5000米到6000米区域快速融化,专家就认为这一区域融化了,那么其他地方也应该是一样的,也会融化。因此专家认为,在未来,随着温度持续升高,整个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都快速融化,最终消失殆尽。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哪个选项能够起到削弱的作用。

A选项,过去50年珠峰周边冰川覆盖面积减少了33.3%。说明过去珠峰的冰川面积确实减少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描述,但是并不能说明未来气温持续升高会不会使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消失殆尽。因此不能起到削弱的作用。

B选项,喜马拉雅山其他地方的冰川对气温变化不敏感。说明喜马拉雅地区其他地方受到气温的影响跟珠峰有所不同。因此,随着气温低继续上升,珠峰地区的冰川融化并不能说明喜马拉雅地区其他地方也会随之融化从而消失殆尽。

C选项,喜马拉雅山冰川面积每年缩小约0.1%到0.6%。说明喜马拉雅地区冰川面积确实缩小了,同样也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描述,不能说明未来气温继续升高是否会使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小时待见。因此不能起到削弱的作用。

D选项,珠峰海拔7000米以上的冰川没有快速融化迹象。说明气温升高还没有使珠峰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冰川出现快速融化的现象,但是现在没有出现,并不能代表未来温度继续升高不会融化。因此不能起到削弱的作用。

这道题目的B选项在削弱的过程中,就是利用了题干列举的样本(珠峰海拔5000米至6000米的区域)之外的内容(喜马拉雅山其他地方)跟样本情况不同来进行削弱的。我们大家掌握好这一思路,很多类似的题目就可以解决了。

2、答案C。解析:这道题中,实验者就设计了两组对象,一组吃DHA补充剂,另一组只是吃安慰剂。而我们发现18个月的婴儿和4岁的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上没有差别,就认为DHA并不能使胎儿更聪明。而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18个月的婴儿和4岁的孩子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没差异,就能说明两组人的实验结果相同吗?这道题的C选项就很好的指出了这一问题。既然7岁才是预测智力的最早年纪,那就说明无论是18个月还是4岁的测量结果,都不能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测量智力的结果上相同,当然就不能支持题干使用安慰剂想达到的结论--DHA不能使孩子更聪明。因此就能起到很好的削弱效果。因此本题选C。

3、答案D。解析:这道题中,实验组设置的两组对象中,实验组吃K素,对照组吃不含K素的安慰剂,发现10年后都死亡了34人,就断定药物无效。其实问题同样发生在结果上。10年后都死亡了34人就能说明两组人的结果没有差别吗?D选项就说明了,虽然这两组人都死了34人,但是使用安慰剂的第二组要比吃K素的第一组平均早死亡两年,这不就说明其实K素还是能相对延长R病病人的寿命吗。也就说明了其实吃K素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是要比吃安慰剂的对照组更好的。也就起到了很好的削弱效果。因此答案选D。

标签: 2013行测国考答案_2023国考行测每日一练(逻辑判断)(7.14)

作文范文分享Copyright © 2021 作文范文分享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03779号-2 主题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