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考作文文章正文

申论作文制度建设_辽宁省村官考试申论大作文,要求不少于1000字,我写了980个字,会扣分降档么,求答,谢谢

公考作文 2023年12月11日 00:33 34 小星星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申论作文制度建设_辽宁省村官考试申论大作文,要求不少于1000字,我写了980个字,会扣分降档么,求答,谢谢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申论作文制度建设_辽宁省村官考试申论大作文,要求不少于1000字,我写了980个字,会扣分降档么,求答,谢谢

1.2020云南申论备考范文写作之信与用
2.辽宁省村官考试申论大作文,要求不少于1000字,我写了980个字,会扣分降档么,求答,谢谢
3.公务员考试中如何才能答好申论。

2020云南申论备考范文写作之信与用

信与用

题型:文章写作

第四题:参考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以?信与用?为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5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深刻;

(2)内容全面,结构完整;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一、试题分析

任务说明:本题要求围绕?信与用?写一篇文章。对于?A与B?类的作文,文章的写作角度可以是A很重要,B很重要,A与B的关系,至于这个关系具体是指什么要重点关注材料。

要求说明:?自选角度?,是指在写作中可以自主选择指定话题或主题的内涵、原因、意义、危害、对策等作为切入点进行论述的一种写作要求。

?立意深刻?,是指对于事实和观点有深层的见解,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辨的、全面的认识是体现深刻的关键。

?内容全面?,涵盖文章所包含的论点,多角度的论证。

?结构完整?一般而言是就文体来说的,具体表现为:有首有尾,有目标、有过程,有论点、有论据,有观点有事实。

?思路清晰?,是指阐述观点或事实的进程符合一般的认识逻辑,清楚明了地呈现。

?语言流畅?,是指语言流利、畅达、无病句、无歧义。

字数控制在1000-1200字。

二、参考范文

信与用

所谓?信?,在这里强调的是诚信,它更多属于道德概念,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它用于人的行为,是道德规范;见于人的修养,是道德品质。所谓?用?,在这里强调的是信用,他更多属于规则和制度的概念,强调的是人们之间客观的交往关系,守信用,也就是遵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则。而?信?与?用?,?道德品质?和?制度规则?一方面强调品质的柔性约束,一方面强调的是规则的硬性制约。在国家的发展中,两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废。

?用?作为一种制度规则,在社会生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无形资源遍布在经济、生活等多个领域,这时的信用发挥的是更重要的规则和底线的作用,是?第二身份?。信用成为社会正常运行、企业良性运作、个人健康发展的准绳,划定了个人、企业乃至社会的运行底线。在制度的维度上,信用是根本,是基础,是必须遵守和践行的准则。比如,针对频频出现的拒不履行判决的?老赖?,其本质上是对信用的规则底线作用的漠视。因此,建立诚信档案,利用限制消费和出行等方式来警醒和惩戒,就是充分发挥其制度作用的表现。相对于道德的自律,信用体现的制度和规则作用更是一种外在的他律,将失信行为框定在制度的红线之外。

而社会的发展,不能只重视?信?,也不能只重视?用?,两者同样重要,不可偏废。道德品质更多的是一种软性的约束,而制度规则则强调硬性的手段。社会发展一味强调道德品质,想要通过宣传教育等软性手段来治理,靠公民的自觉去发展,则会影响执行效果。而如果一味强调硬性的约束,则又会忽略人间的温情。中共中央办公厅引发的意见强调诚信建设的重要性,之后中央文明委发布的意见则规定从制度层面推进国家诚信建设,就精准反应了要注重教育与制度建设的结合。因此,两者并用,即为重点。

三、评分方式

(一)评阅方法

基本方法:结合样卷,整体观照,分等赋分。

阅卷老师依据评分标准,首先从整体上对所阅文章作出判断,确定其等次,然后在所确定的等次中,围绕基准分,结合评价要素,适当上下浮动,斟酌调整之后,考虑扣分项,最后给定分数。

1.整体观照,确定等次;

2.整体观照要素:

(1)是否符合题意

(2)文章与题目是否一致

(3)论据是否支撑论点

(4)逻辑是否清晰

(5)字迹、文面是否整洁、规范

3.等内斟酌,上下调整;

4.扣分项:缺标题,有病句,有错别字,卷面脏乱等;

5.确定得分。

(二)评分标准

依据评价要素,共划分为五个等次。

评价要素:题意要素;写作能力要素,包括观点、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一类(39~40~45分):全面符合作答要求

1.切合题意,能紧密围绕?信与用?提出真知灼见;

2.观点鲜明,见解深刻;联系实际,举例贴切;

3.论据充分,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4.语言准确、简洁、流畅,书写规范、工整。

以40分为基准,适当浮动。基本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获基准分;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二类(30~33~38分):基本符合作答要求

1.符合题意,能围绕?信与用?有思考和见解,角度适当;

2.观点明确,见解较深刻,论据说服力较强,能联系实际;

3.结构完整,逻辑较清楚;

4.语言较准确、简洁、通顺,书写规范、工整。

以33分为基准,适当浮动。基本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获基准分;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三类(20~25~29分):不完全符合作答要求

1.不完全符合题意?信与用?;

2.论据不能有力支撑论点,论证缺乏力度;联系实际不足,缺少例证或举例不当;

3.结构基本完整;

4.语言基本准确、基本通顺,书写基本规范。

以25分为基准,适当浮动。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获基准分;某一方面略好,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四类(0~10~19分);不符合作答要求

1.背离题意;或观点有严重错误;或立意模糊;

2.拼凑资料,基本上转述或大部分抄袭给定资料;

3.通篇分条列项,文章类似细化提纲;

4.字数600字以下者。

以10分为基础,适当浮动。答卷中出现以上情况之一者,得基准分;某一方面略好的,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三)注意事项

1.文章字迹无法辨认,在20分以下赋分;

2.没有标题,赋分等级确定后,扣3分;

3.答错位置的,按相关规则处理;

4.特殊试卷,提交专家组。

辽宁省村官考试申论大作文,要求不少于1000字,我写了980个字,会扣分降档么,求答,谢谢

参考答案

第一阶段:2001年前后的特征是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各地部分工厂企业出现用工短缺,农民工出现不足。原因在于产生了经济发展与用工不足之间的矛盾。

第二阶段:2004年前后的特征是一些大中小城市的加工制造等行业普遍存在招工难问题。原因在于企业的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低、缺少权益保障等因素,加之我国取消了农业税,吸引了农民工选择留守。

第三阶段:2006-2007年的特征是企业用工最缺技工。原因在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但同时技工教育培训的发展相对滞后。且社会上普遍对当技工存在思想偏差,企业内部和外部都没有给技能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阶段:2009年下半年至今的特征是随着经济的复苏,再次出现用工短缺。原因在于用工需求显著增加,中西部地区薪资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缩小,新时代民工更注重工作环境和各种待遇等。

(二)近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请根据所给材料,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分析提炼出近10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强农民工工作的特点。(本题20分)

要求:分析全面,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2000年,对农民工工作权益的保障,处于取消流动限制、允许进城务工等基本劳动权的许可阶段,政策方向上由“规范流动”向“公平流动”转变。

2004年至今,从法律制度层面逐步加大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力度和合法权益的维护,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主要表现在帮助农民工解决拖欠工资、子女上学困难等问题;加快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障、养老保险,颁布新《劳动合同法》使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帮助农民工解决居住困难问题;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三)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仅限所给材料),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论文章。(本题50分)

要求:措施全面,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例文

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

农民工作为我国劳动大军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解决其相关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从上世纪开始,政府就不断出台政策,加强农民工工作,尤其是在近七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涉及了农民工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工问题的重视。

但我们仍然需要看到,相关工作仍存在政策性指令较多,有待落实实践,法律规制范围狭窄,一些规范较为笼统甚至不够全面等问题,这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我们党委和政府改善农民工待遇的政策指向不会改变,而且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可见,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是政策所向,大势所趋。

要进一步深化并落实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首先,要深化并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建设,要建立以职业和居民地划分人口类型的新型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并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其次,加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要进一步加快建立覆盖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体系。目前针对农民工就业的信息共享网络还有待完善。因此,各级政府要把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外来农民工全面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信息网络,努力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服务。

要进一步切实构建覆盖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体系。将现有的政策性指导落实到实践层面进行体系建设,以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培训场所主体;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按照职能切实做好培训工作;鼓励用人单位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多方参与培训;同时设立相关的的教育培训基金项目。

要进一步加大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执法力度。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依法严厉查处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在劳动合同订立等环节严格监察,完善农民工维权举报投诉机制,同时建立完善劳资纠纷处理机制。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面对农民工工作问题,只要我们以人为本、真抓实干,就定能有效解决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公务员考试中如何才能答好申论。

应试不能免于无错,作文难以尽求完美。从申论考试文章论述题应试作答的实践来看,考生的错误五花八门,立意不准、论点不全面、观点不明确等症状比比皆是。这些问题,反映了考生思维能力不成熟,在理论、常识和写作素养方面欠缺。

申论考试的文章,文体一般为论说体,无论是否具备完整的文章结构,均可视为议论文。在议论文中,作者的观点就是文章的论点,因此,所谓观点性错误,也就是论点的错误。

申论作答中的观点性错误,即论点方面的错误,根据其性质、重要程度、层次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四种表现:

一、立意错误

即立意不正确,主题出现原则性、方向性错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个段落(或一个句群、一个段落集合)的中心论点错误,可以从文章的标题、文章或段落、句群、段落集合的主题句看出来。

申论作答中发生的立意错误,通常表现为答案主题与试题题意的背离。

◎第一种情况是根本对立,答案的论点与根据题意应当采取的论点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如2006年吉林省申论考试要求就“如何认识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写一篇文章。有考生的题目是《侵犯公民权益的户籍制度必须取消》,中心论点是现行户籍制度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侵犯公民权益,必须立即取消。这里用“激进”代替了“渐进”,用“取消”代替了“改革”,与作答要求中“渐进的过程”这一提示背道而驰。

◎第二种情况是文不对题,答非所问。

论点本身从理论上检验并无错误,孤立地看是对的,但在试题这个具体语境中是错的。如2008年浙江省申论考试要求写题目为《蓝图》的文章,按题意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路、设想。有答案写为“全面小康之后浙江各地、各行各业的欣欣向荣景象”,写成了展望性、描述式的全面小康建成之后的状态,而不是如何建设的策略,属于文不对题。

二、立意不准

即确定的主题不准确,论点不完全符合题意,与题意要求有偏差,不能准确解答题目。立意不准不是从根本上不正确,或是完全没有扣住题意,而是与正确的论点相比有偏差;只是部分地达到了题意要求,但没有抓住要害,没有命中问题的核心。

三、论点不全面

论点不全面,即在申论必备的点、因、策、论四项要素中缺少某一项或某几项,以缺少关键项目——对策最为严重。

◎缺少对策。2008年山东省直申论考试第五题,《让世界少一分冷漠,多一分阳光》、《守候·期待·感恩》两作文题目任选其一,无论哪个题目,文章后半部都应铺陈对策。有考生逐层论述了感恩的精神内涵、现实意义,却丝毫没有涉及如何实现受助对象回报资助者和社会的感恩行动、保障施助与感恩的良性互动的措施,从头到尾没有对策,造成申论要素的严重缺失。

◎缺少对问题要点的概括。2006年和2008年山东省直申论考试作文题,分别要求就“证人保护制度”和“感恩良性循环”问题展开论述,有考生文章标题是《证人保护制度亟须跟进》,开篇首句是“证人保护制度亟须跟进”,正文之内又多次重复了这个主题句,没有概括司法领域“证人作证率低”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一问题的“证人保护制度不完善”因素,直接论述建立证人保护制度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还有考生不从“感恩意识匮乏、知恩图报者日益稀少”的社会现状起笔,而从捐助者不应吝惜一二百元捐助款写起,完全忽略了问题的起因、话题的缘起,没有对问题要点的概括,使得整篇文章无的放矢。

◎缺少对原因的分析。2007年河南省申论考试要求以《洋垃圾控制与治理中的国家作用》为题写议论文,多数考生对洋垃圾在中国泛滥的原因没有任何论述,在罗列现象、论证危害性之后直接切入“国家作用”,导致文章的论述比较生硬。

四、观点不明确,主旨不清晰

答案缺少中心思想,主要观点不突出,或是没有鲜明的倾向性态度,会使读者无法看出作答者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文章内容虚浮空泛。“真正的好文章,一定要鲜明而有力地拥护那些应当拥护的东西,同时也一定要鲜明而有力地反对那些应当反对的东西。”(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让读者看到作答者对于事物的鲜明态度,看到对于解决问题的清楚意见和要求,这是一篇合格文章或申论答案的基本标准,没有做到这一要求的答案有以下几种表现:

◎对问题的评价缺乏明确观点。对问题的性质、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影响、后果和解决的必要性等缺乏明确概括,以罗列问题的表现形式代替对问题的定性,以问题的具体表现代替对问题的归纳,对导致问题产生的因素及其影响、危害、后果和为什么要解决问题等,没有明确认识和清楚表述。

◎对如何解决问题没有提出明确的对策性意见。在答案中应该阐述对策的部分,继续进行对策必要性分析,即“为什么要做”;提出所要达到的目标,即“做什么”,而没有明确具体地阐述“怎么做”,或是对策停留于指导原则层次,没有深入和细化到具体措施层次,没有把原则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人不得要领。例如,2008年国考申论,在题为《人与自然》的议论文中,有的作答者提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也提到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以科学理论指导水电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但没有与怒江开发方案的具体情况结合,既未提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变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片面发展经济的方式,也未提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环境监测,全面发展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只有原则、目标的陈述而没有具体对策的阐释,读者无法获得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的明确认识。

一是把握几个原则。格式正确,卷面整洁,政府立场,首尾相应,这是申论写作中要把握的最基本的几个原则。首先,正确的格式,整洁的卷面,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这一点,对于已经历过中考、高考的考生们来说,应该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其次,在公务员考试中,应该树立公务员的虚拟身份,站在政府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要公平、公正,体现政府的立场。再次,一定要做到首尾相应,在文章结尾部分再次点明主题,和开头相呼应,这样才体现出文章的完整性。当然,掌握了这几个原则,只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前提而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申论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考生在日积月累过程中知识积淀的结果。

二是提炼出适合自己的答题套路。有些考生并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作基础,而且可能常常会觉得无从下笔,或者言之无物,这个时候,不妨多看一些关于申论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从中提炼出适合自己的答题套路。尤其在文章的论述部分,对策分析和论证是这一部分的重点,也是整篇文章的重中之重,对于对策的探讨可以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政策法规、监督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在答题时对此加以灵活运用。当然,也有不少专家并不赞成将申论写作格式化,写成毫无特色的“八股文”,这种反对是有道理的,但是,对于相当一部分基础较为薄弱的考生来说,总结答题套路仍然不失为一个较为适用而且颇有成效的选择。因为,四平八稳的写作方法虽然不会让你的文章很出彩,但它至少可以保证你不会在申论考试中分数太低。

三是提升答题高度。上述第二条只能保证你考试分数不会太低,但文无定法,真正要想取得高分,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必须将自己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写作时能有所创新。申论考试资料一般取材于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所以考生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收集一些时事热点资料,掌握一些常用的基本概念,了解政府立场及政府相关机关对某些问题的应对策略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答题时将自己的思路提高到相应政策的高度,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而不仅仅是一些空洞、抽象的套话。

一些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行测上,而认为申论不用备考,或者认为备考成效不大。在此,建议你,一定要走出这种认识误区,认真备考申论,多看公考教材中提供的一些规范化的范文,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答题方法,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做一些练习,以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最后,祝顺利备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标签: 申论作文制度建设_辽宁省村官考试申论大作文 要求不少于1000字 我写了980个字 会扣分降档么 求答 谢谢

作文范文分享Copyright © 2021 作文范文分享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03779号-2 主题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