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考作文文章正文

2017年甘肃申论第四题_如何写好文章?

公考作文 2023年12月03日 03:18 16 小星星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2017年甘肃申论第四题_如何写好文章?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2017年甘肃申论第四题_如何写好文章?

1.专家访谈:申论各题答题要点
2.如何写好文章?
3.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分析材料四个基本方法
4.申论每道题的分值是多少
5.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弘扬工匠精神 走制造强国之路

专家访谈:申论各题答题要点

申论各题答题要点

 主持人:下面大家一定会听听您对申论各部分的点评了。

 李永新:我们今年申论分成两类,综合管理类、副省级以上和执法类地市以下。一起看题目的情况。比如第一题,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存在争议,请根据给定资料1—8的争议指出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开发水电和反对怒江开发理由分别加以阐述。实际上是一个概括,尤其是概括两方不同的观点。这个题从答题上来看首先要把焦点是什么指出来,也就是是否要在怒江建水电站这样一个焦点问题。同时概述中指数反方的观点是什么,正方的观点是什么。反对建设水电站的观点核心是要保护环境,保护这样一个生态河流。支持的观点主要是要以开发水电的方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真正使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在这样的一个总概括结束之后,要对反方和支持方的观点做一个具体阐述,比如反方谈到了几个要点,大家要答上来,不能直接提高百姓生活,不利于怒江的原始生态保存,怒江的风景区物种丰富、传统民俗具有特色。这些问题遭到了严重破坏。第三,不符合百姓的生活方式。第四,不经过反复论证地质情况的情况下施工可能具有随意性。第五,水电开发可能引起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可能是我们现在没有考虑到的,这是反对方的主要观点,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具体概述中讲出来,500字的篇幅。

 支持方是有利于怒江经济发展,尤其是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第二个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第三,有利于提高怒江地区百姓的生活水平。第四,水电实际上是一种投资少、回报大的投资项目。对于这样的第一题,大部分同学应该把这些点答上就可以拿到一个基本分数,这个问题不太大。

 第二题,请根据给定资料9和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哪些启示。这实际上在第9和第10材料都有明确说法,实际上是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其实你也会发现,一会儿我会再强调,我们现在的申论特别强调分析能力,这种分析能力如何体现?其实就是强调一定要结合给定材料,尤其是结合对给定材料的分析,得出你的答案。就是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答模式,不要想太多复杂性的东西、套路的东西,没有意义。今年的申论考试中已经非常明确,这种指向性已经很强了。就这个题目而言,材料9和10说得很明确,实际上主要是说这么3到4点。第一,要处理好水电开发和百姓利益的关系。第二,要处理好水电开发之后的移民生存问题。到底能否妥善地把移民安置好,尤其是让他生存好,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关键点。第三,要处理好水电开发后的生态保护问题。第四,我们还有很多遗留问题,我们现在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统一协调,这也是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题和第四题是市地以下执法类要答的,难度相对第五和第六题要求偏低一点。但是我觉得从区分度来看也是非常好的。第三题给了两个小题,第一个小题,给定资料7,某研究所技术长的话,美国人把搁浅的技术推入大海值得赞赏,鲸鱼被非洲难民所捕食也值得赞赏,因为救活了一批人。请说明这表达了技术长怎样的观点?这里不要单纯支持也不要单纯反对,从申论作答而言和对问题的分析来讲一定要强调辩证性。首先要谈美国人把搁浅的技术推入大海有它的道理。非洲人捕食也有它的道理,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决策,同时会有不同的结果,最后先分析两个观点的合理性,最后再得出你的结论,认为技术长的观点是什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然后形成不同的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是这样一个基本观点,把它把握好就行了。

 第二小题非常好,抛开了原来要出对策的基本思路,不一定非要你写对策,而是考察你观察的能力。我们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再得出对策。下面的第二题包括下面的第五、第六题,尤其是第五题,特别强调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找到问题所在,然后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体现了对策精神而不见得非要在形式和套路上追求什么这一点一定要把握好。

 材料六引出某报纸C主编的意见,请你站在水电规划的立场对C主编的答复做出回复。C主编的意见是一定要保护河流,不要破坏。答复上主要提出三点,本身你说它是一条生态河流,现实来看已经不见得是生态河流,很多地方已经被破坏。所以,答复第一点可以说它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完全的生态河流,包括到底有多大价值值得商榷。第二,从现在来看,我们开发它,使它具备一定的经济带动作用,带动两岸人民脱贫致富,这是一个主要的目的。第三个就是它与我国国情相关,我们现在处于一种要求快速发展的状态下,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当然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但还有一个诉求点一定要快速发展经济,使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民能够脱贫致富。这是第三题。

 第四题这是行政执法类,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一定要从几个角度来讲,这是申论的基本要求,大家要把握好。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写,从大角度还是从小角度写,从政府角度写还是从某一个机制、制度角度来写,都要锁定如何解决怒江水电开发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如何在生态文明的基础要求下,既发展经济,又保持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是文章重点论述内容。

 这是第三和第四题。

 第五题是一个难点,今年的申论出的区分度就在第五题上,它实际上是有区分的。从题干来看,给定材料11列出职能部门准备反对意见给予答复,请指出这些答复存在哪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真样进行修改补充。给了三个要求,不同格式语言上谈问题,仅从内容上谈主要问题。也就是现在不追求形式、套路上的东西,没有用,不是真正分析问题的能力,一个真正有思想、有能力的人不要注重形式上的分析,没有意义。所以,今年的命题指向也很明确。第二,分条作答,指出一个问题就得写出修改补充的内容。第三,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0字。再次印证了现在申论非常强调分析能力,不要给我说其它模式性、套路性的东西,最关键要把问题、不足找到,并且把不足补充全面。

 从材料来看,我们其实从两个大的方面来看,当然在作答的时候可以分具体小条作答。我给出基本的写题思路,从写法上再调整。

 首先可以观察材料六。材料六提了一些基本精神,就是我的反对意见。这样一些反对意见其实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1,我们开发水电的方式到底能不能解决移民的问题,到底能不能使移民真正地走向富裕生活。这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是第一个反对意见。

 2,同时在A先生的反对意见当中还谈到了一个环境问题,也就是污染的问题。由于水电开发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怎么解决?

 3,我们这样的水电开发可能改变了沿江流域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要看这个做法是不是科学的,短期可能改变它的经济,但是他可能不想要这样的生活,你怎么应对呢?

 4,我们要为未来、为将来、为我们的子孙万代保持这样一种生态河流的角度来看,要不要留这样一条原始生态河流。

 5,也就是不经过论证就贸然施工,地质上可能造成损失,这种损失可能是我们现在无法估量的。

 这是5个反对意见,我们要看一下材料中的反对意见是什么,概括出来。

 另外,从材料11的回复来看,就要分析一下材料11有没有把我们刚才谈的这5个问题都解决掉,到底有没有解决移民问题、环境问题、地质问题、生态保护,要不要把这样一条生态河流作为为子孙万代留下生态保护这样一个东西。还有我们是否尊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五个问题。材料11有没有从这些方面里答这个问题?显然材料11没有具体地去答,只考虑生态问题和全面开发问题,其它问题谈的比较少。所以,从材料11的回答上来看或者是从材料11这样一个所谓的答复上来看还是一个草稿,存在的问题是针对性不强,没有针对人家这5个问题给人家分条地做解释,这显然不能给人家以满意的答复。换句话说,如果你是反对意见者,你这样的一个答复,你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你能解决说得过去吗?第一,针对性不强。第二,原则性过强,太给出原则性,不具有操作性。第11题的答复上,第一针对性不强。第二,操作性不强。从作答者而言,我们回答这道题目的时候既要注意它的原则性,又要注意它的针对性,尤其要分条作答。我们针对材料6所体现出来的这5个问题,移民问题到底能不能够解决,能不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的移民真正过上富裕的生活,要从这个角度给予答复。环境保护问题,你要非常明确地给它一个明确答复。我们怎么样的开发、怎么样的保护环境才能做到既开发了河流、发展了经济,同时又保护好环境,绝对不会出现你所强调的对库区的污染等等问题。要这么答复才行。

 对于生活方式的问题,你也要强调,我们这种开发如何可以更加好、更加完整地保护我们沿江流域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民俗习惯。要从这样的角度分条作答。

 这个题要答好必须按照我刚才讲的五个方面分条地指出材料11答复上的问题,并且给它补充全面了。同时在一开始回答的时候,要首先指出我们材料五实际上原则性过强、针对性不行。从总体上说一下,然后分5个方面进行作答。人家要求500字左右,实际上内容上我们要注意这个问题。

 第六题,“人与自然”写一篇论述文章。实际上最后给的是“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我们在科学发展观当中重要地提出了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它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如何更好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用生态文明的方式,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式来促动、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我们在写这个文章的时候可以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写,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就写人与自然,我们文章的重点、文章的笔墨可以放在生态安全上。

 围绕这个问题从解决的角度来写,怎么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或者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可以的。这是文章的总体思路,我点一下。

 主持人:其实我们在做完调查之后,我们发现大家对考完之后的感觉,比如有37.3%的同学认为这次考试只能看运气了。还有34.9%的同学认为这次心里没谱。只有15.29%的同学认为这次考试十拿九。同学现在心中是特别忐忑的。现在回答一下网友预先的问题。

 网友:申论焦点我现在回想好像写的都不对,我写的这个焦点是水电开发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这样是不是就拿不到分了?

 李永新:不是,其实出题角度来讲没有说这就是标准答案,必须和我的标准答案一字不差,你只要否定这个观点就行了。这位同学的答法也是否定的,不用担心。

 网友(山东):申论的第五题修改错误答复,我周围很多同学都没有理解透,不知道从何处入手,真的很奇怪为什么什么都看不懂。申论材料当中的“竭择而渔”是否应该写为竭泽而渔?

 李永新:应该问题不太大。第五题的分析关键要锁定材料六,对材料六进行完整的概括,到底说了我们现在反对建水电站的理由是什么,针对这五个理由,你在答复的时候本身就按照这五个理由去答复。从五个理由入手,针对这五个理由,看如何给它一个很好的答复。掌握这样一个切入点就好了,实际上还是体现我们概括能力不强。也就要求我们在今后一定要注重概括性,或者是现在申论指向性来看一定要抓住材料,对材料进行明确的概括。竭泽而渔,选择的择和泽问题不大,要看你的选择机会,把选择机会都取掉了,连机会都没有了,是这个意思,问题不太大。

 网友(湖北武汉):大作文我写的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统筹兼顾,行不行?

 李永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统筹兼顾,题目而言是一个好题目,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去写。千万不要写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统筹兼顾,去论述它的必要性。不要仅论述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主要是从申论角度,更加强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如何实现?采取什么样的办法、什么样的措施如何实现?这如果是你文章论述的重点,这文章就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如果只论述它的必要意义,就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很重要,而没有说如何实现,这就偏了,关键看你下面怎么论述的。

 网友(安徽):申论第四题作文我只写了600字,不知道会扣多少分,不过我的结构还不错?

 李永新:600字很明确,字数上的分数肯定扣了,3分也好,5分也好,该扣的肯定扣了。结构上你可能会觉得比较好,但实际上600字肯定在结构上也是有问题的,结构分也要扣。逻辑角度或者是论证角度而言,你的分论点肯定也不够,论证也不充分,论证分也要扣。从三个方面:字数、结构、论证充分性上要扣你分数。可能得不了太高得分数,要有心里准备。

如何写好文章?

题目:?给定资料3?提到:?智慧城市建设涉及人与人、人与机构、市民和市政空间之间的关系,而在这所有的关系之中,人总是位于中心地位。?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当前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40分)2014年9月政法干警考试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观点明确,见解深刻;(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范文:

智慧城市与人

如今,智能技术开始应用于社区综合管理、城市交通、教育医疗、公共安全、行政办公,甚至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等十分广泛的领域,它覆盖了人与人、人与机构、人与市政空间的关系,无论哪一种关系,哪一个应用领域,智慧城市的建设始终以人为核心。然而,实际的景象是仍有待完善之处:到市政大厅办事,却被告知停电了无法办公;智能公交站牌发布信息不准确或不及时,这类情形,似乎已非个别现象。建设智慧城市,重要的并非只有智能本身,更应该是对人的关注。

扣题,这里注意几乎每一句内容应该既突出智慧城市又要突出人,不可以某一句话只与其中一个要素有关,同时注意利用材料中的素材,如材料3

智慧城市要惠民。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水、电、气、交通、公共服务等所有资源数字化并连接起来,检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进而使政府和企业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高新技术在城市的应用不仅仅是城市面貌的改变,更应该是市民生活的改变,降低市民生活成本,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在技术为人所用的过程里,经济利益始终是不可回避的重点,考量市民的利益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

结合材料1、材料2中提到有关智慧城市的建设节省了市民生产成本、生活成本,减少了财产损失,是智慧城市与人这个大主题之下一个重要方面,重点论述这个方面很有必要

智慧城市要便民。城市所承担的责任,无外乎是管理与服务。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城市中进行,城市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品质,这一点亦是吸引无数青年人涌向北京、上海、深圳的重要原因。使用智能化掌上公交应用系统,可以实时查询公交车到站时间,乘车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用伸长了脖子等车;佩戴有智能方位侦测设备的弱势人群,在拨动呼救按钮后,报警信号将以文本形式发送给监护人、警察以及闭路电视监控中心,使之得到及时帮助。市民追求生活省事省时省力,归根到底是便捷,这一需求理应得到城市的满足,人们对智慧城市的期许自然包含着这一点。

结合材料1、2中提到智能医疗系统、智能公交系统等各项公共服务大大便利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在便民方面成立同样有价值的一个分支方面

智慧城市要慧民。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程度的便利,没有人不喜欢互联网,没有人不需要互联网,小到网络购票,大到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给城市建设与发展提建议,网络已经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伴随而来的也有不那么漂亮的一个侧面 ?网络诈骗、银行卡盗刷等非法行为。城市的软件与硬件在不断变得更加智慧,市民理应跟上这一步伐,不断提升市民头脑的智慧程度,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而言,可说是最后却并非最不重要的环节。市民的大脑是城市生生不息,永不宕机的智慧。

这个分支方面可谓智慧城市与人这个大主题之下最能体现思想深刻的一个,在看似与智慧城市不直接相关的材料4其中蕴含的是智慧城市中最智慧的部分,智慧城市绝对不仅仅体现于各种智能的硬件和软件,城市真正的智慧体现在人、在市民,市民的智慧是智慧城市的根本!

无论是警民之间、医患之间、市民与政府行政办公单位之间还是交通、公共资源管理系统,人始终处于中心地位,一切智慧城市的建设目的在与人、关键在与人。值得注意的正是这一点:智慧城市的建设切忌本末倒置,以人为导向,技术为人服务,智能技术的意义在于更惠民、便民、慧民。

扣住题干中的句子、总结分论点,回扣主题!

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分析材料四个基本方法

文章写作是公职考试中申论科目的重中之重,可谓是申论考试决胜的高地。不仅分值较高,而且学生的得分情况并不良好。因此,许多考生在学习申论的过程中比较关注的就是如何打好文章写作这一题目。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就申论文章写作模块的一些知识点与广大考生进行分享。

一:大纲能力解读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的表述思想观点。

对考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考察,本质上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从材料中提炼材料主题、抒发核心观点、分论点,并进行合理论证的能力。

另一方面考察对材料的综合把控能力、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将多种要素有效整合的能力及是否具备相关的社会热点现象的储备等多种能力的叠加。

二、真题感知与分类

2017年甲级

第四题:从给定资料出发,结合实际,以“观念决定未来”为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丰富,论证合理,结构清晰,语言准确流畅,800—1000字。

2017年乙级

第四题:从给定资料出发,以“向下方能向上”为题,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2.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流畅。3.字数800—1000字。

2016年甲级

第四题:从“给定资料”出发,结合实际,以“敬德与立德”为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逻辑严谨,语言流畅,800—1000字。

2016年乙级

第四题: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逻辑清晰,语言流畅;(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字数800—1000字。

2015年4月甲级

第四题:从“给定资料”出发,结合实际,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题,写一篇观点明确、视角开阔、认识深刻的议论文。(40分)

要求:(1)从“给定资料”出发,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2)内容充实,论证严谨,语言准确,800—1000字。

2015年4月乙级

第四题:从“给定资料”出发,结合实际,以“公共安全管理的智与情”为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谨,语言流畅,800—1000字。

2015年9月乙级

第四题:从给定资料出发,结合实际,以“改变,也是一种竞争力!”为题写一篇议论文。(35分)要求:主题集中,内容充实,论证严谨,语言流畅。800—1000字。

2014年甲级

第四题:“给定资料”列举了社会上对传统文化失敬的某些现象,请你结合实际,以“向传统文化致敬”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认识。(40分)

要求:主题鲜明、集中,材料丰富,结构合理,论证严谨,语言有表现力,800—1000字。

2014年乙级

第四题:从“给定资料”出发,结合实际,以“好政策还需要真落实——从60年减负谈起”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主题鲜明、集中,材料丰富,结构合理,论证严谨,语言有表现力,800—1000字。

2013年甲级

第四题:请你参考给定资料,结合实际,以“补齐全民健身的‘短板’需合力破题”为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主题正确,内容丰富,论证深入,语言流畅,900—1100字。

2013年乙级

第四题:高温是一种自然灾害。以人为本、科学施政是防灾减灾的重要理念,防灾减灾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请以“被高温‘烧烤’的政府责任”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主题正确,内容丰富,论证深入,语言流畅,800—1000字。

2012年甲级

第四题:南宋思想家朱熹曾说: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请你从给定资料出发,结合实际,以“增强民族自信重建节日文化”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40分)

要求:主题正确、内容丰富、论证深入、语言流畅,900—1100字。

2012年乙级

第四题:参考给定资料,结合实际,就“带薪休假”问题,自定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主题正确,内容丰富,论证深入,语言流畅800-1000字

省考文正写作题考情小结:题目位置相对固定,均为第4题;文字书写量浮动变化不大,甲级为900—1100字(理想字数为1000左右)或800—1000字(理想字数为900字左右)两种情况;乙级考试相对固定为800—1000字(理想字数为900字左右);题目类型上多数为命题作文,只有2012年乙级题目与2016年乙级题目中出现了话题作文的相关题目要求;除2015年9月乙级考试外,分值均为40分。

题型分类:

1、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有明确的标题,根据题目来确定文章的整体内容。这类题目在命题过程中,分为两种形式:

(1)主题明确型

可通过题目内容可直接明确文章主题,其特点为题目命题多为文章写作的中心论点。

例题2015年4月吉林省考乙级试卷

从“给定资料”出发,结合实际,以“公共安全管理的智与情”为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谨,语言流畅,800—1000字。

例题2017年国考副省级试卷

参考给定资料,以“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2)主题模糊型(主题解读型)

题目命题相对模糊,无法直接从指定的标题中直观性的找出中心论点,而是需要结合给定资料相关主体,对标题中的内容进行解读(类似词句型作文),在材料中找出与中心论点的对应关键词或关键句。

例题2015年4月吉林甲级试卷

从“给定资料”出发,结合实际,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题,写一篇观点明确、视角开阔、认识深刻的议论文。(40分)

要求:(1)从“给定资料”出发,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2)内容充实,论证严谨,语言准确,800—1000字。

例题2013年国考副省级试卷

“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内容充实,语言畅达;800-1000字。

2、半命题作文

给予考生部分文章题目,需要考生填充内容补全题目,对题目的补充内容为考察重点,补充内容多为材料相关主题,或与文章中心论点相似、相同的关键词语。(近5年来省考题目未出现此类题型)

例题2013年国考副省级试卷

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35分)

要求:(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大放异彩”中的省略号部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字数800—1000字。

3、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题干中会给出明确的话题,并且根据某一确定的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话题作文的表达方式一般为以“……”为主题,以“……”为话题,或者围绕“……”主题等方式命题,往往在作答要求中会有自拟题目、参考给定资料、紧贴给定资料、联系实际、内容充实等关键词,需要考生通过话题拟定符合主题的标题。

(1)词句型

类似词句理解题,在题干中给予考生某句或某几句具有引申含义的语言(多为一句),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对此句话的思考,进行文章内容方面的写作。

例题2016年吉林省考乙级试卷

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逻辑清晰,语言流畅;(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字数800—1000字。

例题2017年国考地市级试卷

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5”结尾划线句子“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联系实际,自似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2)故事型

此类题目普遍难度较高,一般题目会引用材料中的典故或某一事件,需要考生根据材料中的典故的思考寻找中心论点,与材料主题搭建联系,并进行写作。

例题2012年国考副省级试卷

“给定资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例题2016年春季联考试卷(此题为命题作文,但答题与故事型作文类似)

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的名句“因为山在那里!”影响了无数勇于探索、勇于攀登的人。请你从“给定资料”出发,联系实际,以“创业者心中的山”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除此之外,在审题的过程中,考生还应该明确题目相关要点,如题目所给语句在材料中的位置出处,题目语句的字面意思解读,当大主题下有多个小主题时,还要注意在写作中可以体现小主题之间或小主题和大主题的关系等。

三、题目要求解读

1.主旨明确、符合要求

主旨明确就是要做到旗帜鲜明,要突出自己的中心论点,不要含沙射影。而且这个主旨要符合题目要求。

2.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论证有力就是说抛出论点之后还要从理论上和事实上来说明论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达到这一点还要运用多个论据来具体的说明、佐证。

3.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结构是论点的组成方式,也就是说要合理的安排论点。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应该要条理清晰的表述出来。语言流畅就是要求考生在论证、阐释和说明观点的时候要思想深刻,而且要求运用准确、简明、流利和富有文采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

申论每道题的分值是多少

材料的阅读与概括是了解申论题目的基础工作,接下来对材料的分析是针对作答要求进行而进行的最重要的工作,通过分析得到的准确的论点,才能保证申论作答不偏离方向,得到基本的分数。下面为大家讲解分析申论材料的四个基本方法。

一、问题与原因分析法

 即根据问题的表现,找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考生首先查找具体的问题表现,其次是从这些问题出发,寻找形成问题的原因,再根据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具体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界定问题。首先必须针对作答要求中的问题,界定其所指向的特定问题。

 第二步:在给定材料中查找相关问题的阐述。根据问题在给定材料中寻找与此有关的段落,找到关于问题的表达内容,综合形成关于某个问题的具体表现方面的条理性陈述。

 第三步:寻找问题的内外原因。原因分析是申论考试答题中最重要的方法,在分析问题类题目中这一方法尤其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可通过推理可是那分析问题的原因,一般有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内因和外因,等等。

 第四步:概括问题的实质,形成答案。

 例如: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四题第2小题,就是要求列出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要解答这一题目,首先必须界定存在问题。通过对给定材料的概括归纳,可以发现,此题的中心问题是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不当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地方政府低价征收、高价出售,从中获利;(2)农民获得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去土地后缺少持续生存的出路;(3)存在拖欠农民土地补偿费问题;(4)地方政府没有合理和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生活艰难。

 其次,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原因的查找,就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补偿费用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健全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图:

 最后通过上述的分析,整理和列出检查的内容,便可得出如下答案:

 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有:①审核土地补偿费补偿标准是否合理;②审核发给农民的个人补偿费用是否按时、足额发放;③审核补偿费用在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民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是否合理,审核失地农民所获得的补偿费比例是否合理;④审核地方政府是否建立针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制度和保障制度;⑤审核地方政府征地项目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⑥审核土地补偿费用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健全。

 二、供需分析法

 供需分析方法即通过对问题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的方法。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之间必须保持适度的均衡发展关系,即平衡比例关系,一旦失衡,问题不可避免。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专家认为通过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可以找出问题的关键。

 下面用供需分析法对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进行分析: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分析诸如城市停车难问题,可以从供需双方来分析,通过供需的分析,解释种种试题中提出的问题,并对试题中提出的对策进行对错方面的判断分析。

 三、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法

 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指对题目所提出的问题、观点、措施进行合理性、可行性方面的分析,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分析方法。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常识判断与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

 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专家莫永波教授以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一题为例,为大家讲解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的方法。

 该题的作答要求如下:

 给定资料中提到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下面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这几项的序号,并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说明的字数不超过200字。

 该题的解题过程如下:

 措施A:“要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近年来,乡镇撤并,农村税改,县乡财政收入逐年减少,只有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对措施A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A违反了合理性原则,当前扶贫资金被挤占主要是因为扶贫资金在使用的监督检查环节上存在问题;如果不在监督检查环节上下功夫,而只是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那只会为挤占挪用更多的扶贫资金提供条件,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与合理性问题。

 措施B:“要加大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监督必须贯穿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对措施B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B提出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较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当前各地资金被挤占挪用的主要原因都在于监督不严,造成资金没有按原定用途支出。

 措施C:“扶贫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若出现以立假项目或虚报项目投资而套取扶贫资金的事件,扶贫主管部门应承担法律责任。”

 对措施C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C提出了严格审批扶贫项目的要求,同时要求那些立假项目的主管部门承担法律责任,基本上符合当前我国对于扶贫项目管理的要求,具有合理性,这种项目管理的要求也具有可行性。

 措施D:“必须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多部门联合的监督检查,同时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必须归属各级纪检部门,才能杜绝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

 对措施D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D实际上违反了合理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实行多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的行政措施,只会增加扶贫资金的管理成本。另外,扶贫资金的管理部门过多,就会缺乏统一的规则和统筹安排,各自为政。而没有一个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统一检查监督,还会使责权严重脱节。这一做法不具可行性

 措施E:“要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不能‘谁争取的资金谁使用’封闭式的资金分配方式,会使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门或项目中的资金脱离了财政的监督管理。”

 对措施E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E的阐述较为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当前我国各地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在于封闭式管理方式,不利于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是造成当前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主要原因,因而提出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杜绝“谁争取谁使用”资金分配现象的做法,是从实际出发、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的做法。

 综上,不正确的是A和D。

 四、概括与对比分析法

 概括对比分析法要求从问题出发,首先概括给定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并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最后得出答案。

 以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二题为例,该题的作答要求如下

 “给定资料7”提出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材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

 要解答这一题目,显然必须充分依靠给定材料中透露的观点和意图,因而作答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弄清题干内容,找准问题。这一题目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提出“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评价要点。

 第二步,针对问题,概括材料。从上述问题出发,认真阅读给定材料中3-7,概括其中的观点:

 材料3主要介绍江苏省的做法:严格保护土地资源,重视土地复垦工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单位产出。

 材料4介绍了首钢矿业公司的做法:及时修复遭到破坏的土地,复垦土地,覆土植被,绿化矿山,建立绿色防护带,有效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材料5介绍了河南省的做法:整治“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重新恢复大量耕地 。

 材料6介绍了对治理“地荒”的建议:要减少闭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挖掘现有的土地潜力;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保证足够的存量土地,防止盲目上项目占用耕地。

 材料7介绍了保护土地的必要性:要有效防止土地资源退化,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或生产潜力。要改进耕种方法,保持土地持续生产能力。

 第三步,对比研究,分析综合。着眼于前面的问题,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可以发现,这些观点其实就相应地包含了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评价。把上述对材料3-7的总结文字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持续利用土地管理的做法方面,上述观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在利用土地资源方面:减少闭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土地复垦;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单位产出。

 2.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有效防止土地资源退化;及时修复遭到破坏的土地;有效保护现有土地的生态环境,保持土可持续生产能力。

 3.在开发新的可利用土地资源方面:有效开发具有利用价值荒山;有效保证新开发土地资源不被破坏。

 第四步,总结成文。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成文如下:

 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进行评价:

 第一,在利用土地资源方面:(1)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多高,有否闲置土地?(2)土地复垦成效有多高?(3)土在的潜力是否得到挖掘?(4)土地的质量和单位产出是否得到很好的挖掘?

 第二,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1)建设用地是否得到严格控制?(2)是否有效防止土地资源退化?(3)遭到破坏的土地是否得到及时修复?(3)是否有效保护现有土地的生态环境及保持可持续生产能力?

 第三,在开发新的可利用土地资源方面:(1)是否对具有利用价值荒山等进行有效开发?(2)是否有效保证新开发土地资源不被破坏?

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弘扬工匠精神 走制造强国之路

申论一共三道题,分值分别为20分、30分、50分。

申论

介绍:

申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国家公务员资格考试的其中一个科目。申论考试需要考生针对一段材料,通常是社会事件、民事纠纷等,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概括,对材料、事件问题有所说明、申述,在此基础上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名称由来:

1.“申论”一词,出自孔子所说的“申而论之”。从字面来理解,“申”为引申、申述,“论”为议论、论证,“申论”则指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论述。综合起来理解,"申而论之"代表一种引申性的论述方式。

2.作为一种应试文体,申论最早出现于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中。经过几年的实践,以及专家学者们的改进与完善,申论现已成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门基本科目,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3.从考试大纲规定及历年实际出题情况来看,申论考试为应试者提供了一系列反映特定实际问题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仔细阅读这些材料,概括出它们反映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实际方案,最后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和论证。

4.申论是测试考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方法,但与传统的作文考核有所不同。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定题目展开论述,侧重考核的是考生的文字功底。考生可以凭自己的主观好恶去立论选材,尽情张扬个性地放言宏论,因此,作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写作水平,即“纸上谈兵”的能力,而无法全面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则不仅限于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察,更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能让考生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

申论简介:

作为一种专用于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应试文体,申论适当地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但在内容上比“策论”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形式上比“策论”更加灵活多变。“策论”大多要求应试者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则要求应试者从一大堆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考查应试者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也适应当今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申论考试摒弃了原来的简单议论文的模式,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不单单涉及到议论文一种文体。因此,概括的说,申论是以阅读理解给定资料为基础,对给定资料进行申发论述,主要依托给定资料提供的事实和观点展开分析和评论的考试形式。申论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可以通过书籍,网站来不断提升申论写作技巧。比较好的书籍有申论写作专家指导,好的网站申论写作网。

弘扬工匠精神 走制造强国之路

从德国的工业4.0到美国的制造业回归,一股强劲的制造业复兴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中国制造2025计划,则明确显示了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强国的信心和决心。而提振制造业最核心要素的不再是投资和产量,而是对卓越品质的不懈追求,是历久常新的工匠精神,它维护的中国制造的品质尊严,打开的是一条制造强国之路。

工匠精神是先进制造的软环境。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品质高度负责的精神,在讲求发展速度量化指标的追逐中,品质追求被遗忘,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消费者的不信任,不仅在海外卖不上高价,更在国内遭遇冷落。为了获取追求卓越的软环境,打上美国制造的标签,中国厂商纷纷投资美国建厂。其实,在中国民间并不缺乏这种卓越的品质追求,所缺的,是对尊重工匠精神的文化环境。走制造强国之路,必须构建适应先进制造的软环境,呼唤曾经久违的工匠精神,培育国内精益求精的文化,这是中国制造实现凤凰涅槃的关键之举。

公务员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 2017年公务员考试考试课程! 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梦想助力!

成功/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方法不对是导致失败的关键原因!在这里,我们将提供:6大优势课程+线上线下集训教学+协议签约!你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将给你一次成“公”上岸的机会↓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实现转型的关键。俗话说,慢工出细活,一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孕育出追求卓越品质的文化。追求卓越品质精神的缺乏导致中国产品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下游,一方面消耗了巨量的资源和劳动力,另一方面却利润微薄,中国制造信誉被严重败坏。中国的国内资源环境已经不允许这种粗放式的发展继续进行,要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就必须提倡追去品质卓越的工匠精神,从华为到小米,追求卓越的中国制造正在世界舞台频频亮相,这是工匠精神的复兴,也是中国有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工匠精神是从大国走向强国的理性之路。一个连合格奶粉都不能生产的国家,无论从发展数字上多么辉煌,也难以成为真正的大国。产品制造和民生紧密相连,制造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是社会民生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物质财富生产,工匠精神,说到底还是一种企业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同时,制造也是社会文化生产中承载文化精神的重要过程,从这个意义谈,工匠精神是文化精神的深入的探索和传承。产品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积极唤醒工匠精神,是实现国家进步的和平崛起的力量,是从大国走向强国的理性之路。

中国曾是一个能工巧匠辈出的国度,中国的产品曾经被全世界誉为珍品,工匠精神是深藏在民族血液深处的传统。呼唤工匠精神,构建先进制造的软环境,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发展,不仅推动着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更是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必然之选。

标签: 2017年甘肃申论第四题_如何写好文章?

作文范文分享Copyright © 2021 作文范文分享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03779号-2 主题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