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考作文文章正文

2011年湖南申论试卷答案_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的申论

公考作文 2023年11月26日 11:40 18 小星星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2011年湖南申论试卷答案_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的申论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2011年湖南申论试卷答案_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的申论

1.2011国考申论主题遵循“一纲”慎防新题难题
2.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的申论
3.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乙级)

2011国考申论主题遵循“一纲”慎防新题难题

2010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国考”)是申论考试的里程碑,2009年10月发布的《考试大纲》对申论测查要求做出了革新,将试卷按职位层级一分为二(省级以上、市级以下),市级以下试卷新增“贯彻执行能力”的考查,引起了考生和社会各界的强烈悬念。当年的考试不仅忠实地执行《考试大纲》的新要求,而且在命题上、阅卷评分上呈现出新特点,预示了申论考试的新走向。

根据2010版大纲和当年的考试情况,专家大胆预测:2011年国考申论考试,必将沿着去年大纲革新开辟的方向继续前行。考生要立足去年考试的特点,把握“稳中求变”的规律,理清备考思路,抢先一步抓好复习,以先发优势确保赢在起点。

2010版大纲新亮点

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与考生复习的基本依据。2010版国考《考试大纲》对申论的介绍具有鲜明的亮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十分抢眼,不仅决定着考试的命题和评分,更引领着考生的备考方向。

一、定位申论为能力考试

《大纲》“申论介绍”部分开宗明义,指出“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首先,这表明考试组织者将申论定位为一种能力考试,目的是测查应试者从事机关工作的能力和潜质。这从根本上为考生的复习准备指明了方向,必须注重培育和强化自己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

其次,《大纲》规定“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明确揭示了申论考试的性质,是一种全部由主观性试题构成的考试,其评分有参照标准、无固定答案,存在阅卷者主观取舍和自由裁量的空间。这警示了考生必须脱开“万能模板”、“标准答案”的束缚,有规则、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向阅卷者全面展示适应机关工作的能力和潜质。

再次,《大纲》规定了申论的试卷结构,“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表明申论试卷是一种稳定的多要素集合体,以“给定资料”为基本条件进行作答。依托“材料”而“申论”,要求考生具有“引申性”的思维,即定向化的发散思维,在特定的方向上对特定问题展开思考,“有所依据而又有所发挥”,这决定了考生的思维必须是反套路、反僵化的。

最后,《大纲》规定了“按级分类”的原则,“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明确宣告了国考申论考试将设置省级与市级两张试卷,报考不同级别职位的考生,分别作答本类试卷。通过加大两类试卷的区分度,既能够提升试题的针对性和测查精确性,也避免了原来不同级别考生在同一张试卷上选择性做题的出错可能,从而达到更准确地识别人才能力的目的。

二、清晰界定五大能力

新版大纲对省级和市级试卷所要测查的能力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其中省级和市级各考查4种能力,其中3项能力基本相同:阅读理解、解决问题、文字表达,2项能力完全不同,对省级考生有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市级没有;市级考生有贯彻执行能力的要求,省级没有。在测查能力上呈现出差异化,为两级试卷分别设置不同的试题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省级与市级试卷测查能力对照表

职位类别

能力要求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

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

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

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这些测查的能力项目都不是无端设置的,每一项能力要求都对应着试卷上的一种或几种题型,其中对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更是贯穿在每一种题型之中。

三、引导考生重视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

由《大纲》表述可以清晰地得出一个印象,申论考试的根本性质是“能力测试”,而能力本质上是内源性的,只能是“所有者”自身具备的,而不是外来力量所灌输和强加的;能力产生的来源在于勤学苦练和社会实践,在于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技能和思维方式,只有自己领悟到了、掌握住了、运用自如的力量,才可以应对一切问题。任何从外部灌输到考生身上、需要考生背记的“条条框框”式的东西,企图代*生本身的积累和思考,都是反科学的,越是自称“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越是“一切问题都解决不了”。因此,《大纲》对考生一条根本性的启示,就是:不要迷信任何“万能模板”,切勿被条条框框窒息了灵性生机,自己掌握了知识、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就能走得长远;背着条条框框走路,一定走不长远,如果背的是拙劣和错谬百出的“模板”,还会走进陷阱。因此,考生的备考一定要回归正途,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走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活学活用知识和方法的光辉大路

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的申论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下面是某网站最近发表的谈关于公共文化教育的文字:

当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城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城市生命线似乎脆弱得不堪一击。一场不太大的雨雪就能让城市半瘫痪;居民的家也不再是安全的港湾,劣质建材散发着致癌的毒气,劣质缆线成为埋在家里的地雷,泄漏的燃气就像身边的火药库,噪音公害仿佛幽灵般游荡的杀手;热岛效应闷得我们大汗淋漓,沙尘暴刮得我们泪眼迷离;逢雨必涝正成为中国大城市的通病;一向被视为“最安全交通工具”的电梯也频出事端,社会上甚至将其作为“凶器”的代名词……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风险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城市灾变几如脱缰之马。

对大自然的愤怒我们应该心存敬畏,但对这些人为的城市灾难,我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灾难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降临到我们自己头上。

安全感是生活质量的刻度,是人们心理需要中的第一需要,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一旦这最重要的东西缺失了,人们还能放心地去哪里?还能放心地乘坐什么出行?还能放心地吃什么?尤其是城市突发性危机事件,凸显了当今社会缺乏综合应急系统的软肋。

在诸多涉及公众生命的问题中,首要问题之一是公共应急资源需要整合。一方面不少部门总在强调自己的救援力量如何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分明有庞大而名目繁多的救援队伍,地震救援、城市消防、交通救援、工程抢险、城市危险品救援等等,这些队伍都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可问题在于这些救援力量往往仅是行业自己的,在条块分割的情况下,力量相当分散,很难形成合力。一些有识之士一直呼唤构建一个城市综合减灾应急系统,公众则需要培养必要的危机意识,要“伤后知痛”。现在很多事故灾害都直接波及城市中无辜的公众。在不少情况下,传统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灾难与危机。

因此,对相关公共文化教育的呼唤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井喷、火灾、爆炸、踩踏事故、地铁追尾、游船翻沉、文物烧毁等,被媒体通天热炒,显示出一种防灾预警意识的觉醒。但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自律性、生命文化、安全技能观等方面。有学者认为:西方人对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往往表现出一种自觉性及自律性,强调保障安全是人的权利;中国人从古至今则更多地强调用典范的影响力来影响行为,此种方式很难完全适宜于现代城市化的生活状态。西方人“生命第一”的文化原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人却过多地宣传“国家财产第一原则”,这与“应急避险权”所主张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似乎相悖。美国在1985年就组建了社区救灾反应队,美国国家防火协会经常组织北美统一的火灾“大逃亡”训练活动;中国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还只停留在对安全警钟的认知环节,暴露出在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产品上存在的诸多不足。这一切,都告诫我们必须系统地、更加完善地开展公共文化教育。

2.如果地铁站台或者行驶中的地铁列车失火了,大量乘客如何有效疏散?如果12级台风登陆上海,那些高层建筑上的玻璃幕墙顶得住吗?……这一个个“如果”,都是上海某大学防灾救灾研究所的一个个科研课题。

上海某报记者报道:最近在全市开展的“我为城市安全献一计”活动, 引起了研究所专家们的密切关注。一方面,他们为市民居安思危意识的增强和诸多防灾好点子欣喜;另一方面,专家们很想提醒:“防灾不能只考虑技术手段——给城市打造‘金刚罩’,更得在‘人防’上多下工夫,而恰恰在这方面,我们大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城市公共交通若都能配备全程监控,运行的安全系数就更高了”;“上海越江隧道已经有10多条,针对可能遭遇淹水事故的危险,不妨装上安全阀门,需要时可用来挡水”;“预防高楼玻璃幕墙掉落,应该对建筑做整体风洞试验”……这些意在为城市套上一个水火不侵“金刚罩”的设想,很有道理,提出这些建议的专家中不乏院士。

“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一座城市不可能为了防范一些小概率的灾害事故,不计代价地增添防灾设施。”该研究所专门研究城市地下建筑安全与灾害应对的H博士,对地铁渗水和隧道渗水实地考察过多次。他对于一些学者提出为越江隧道增设“挡水阀门”的建议,并不完全认同。他说,“据我了解,国内有个别隧道安装过这样的阀门,但可以想象,常年用不上;后来有一次搞演习时决定用一下,却发现阀门由于年久失修,机械失灵,根本没法动。”

H博士想用这个案例说明两个道理:第一,为了小概率事故而砸重金设防,心理安慰作用远远大于实际作用,要不要这么做,应全面考量;第二,如果装备上了,则怎样保养维护,工作人员能不能熟练操作,都是必须重视的“人防”环节,否则,当有朝一日预想中的特大灾害真的发生,“金刚罩”极有可能派不上用场。

“防灾设施,从理论上说总是不足的,因为它们应对的往往是适当程度的、发生概率较高的灾害事故。”研究火灾防范的C研究员力挺H博士的观点。这位研究员对轨道交通实地考察过多次,他关注的焦点是地铁站和车厢里的消防设施。他注意到,站台和车厢里的屏幕会经常播放视频,告诉市民一旦发生火灾险情如何紧急疏散,强调必须做到的一些要领。

当被问道“地铁里有没有专门的消防逃生通道”的问题时,C研究员回答:上海地铁的逃生通道,其实就是我们平时上上下下的那些楼梯,并没有其他特殊通道。他说:一旦有险情发生,要减少人员伤亡,最关键的是工作人员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有序地疏散人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演练;我们现在似乎更看重灭火器数量够不够、是不是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但险情出现时现场肯定乱,工作人员能不能及时顺利地拿到灭火器?会不会熟练使用?这些都是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或许有乘客就在灭火器旁边,但又有几个人会用?

“老实说,怎么用灭火器,我还真不知道。”说这话的,是另一位年轻的研究员Y博士。防灾专家也不会用灭火器?她坦率承认,并随即以此为例指出了城市公众教育的许多薄弱环节。

“无论社区里的大爷大妈,还是写字楼里的白领,防灾知识都是从小册子、展板、讲座或者网络上看来的。且不说所知有限,即使认为不少人一无所知,也并不为过。而且就算有人并非一无所知,也未必有用,因为没有转化为能力。”Y博士说,汶川大地震、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很多单位都搞过安全演练,可很大程度上是“演戏”。大楼里有消防箱,但如何打开?消防箱里有灭火器,但如何操作?应急避难场所在哪里,怎样利用?这些关键的内容,演练过吗?再说,演练一次肯定不行,就算学到点东西,很快便会淡忘,必须定期训练。日本人应付地震有一套,那是在定期、再三的演练中练出来的。

在这些专家看来,“人防”的漏洞和缺陷,远比“技防”不足更可怕。

专门研究风灾防控的Y博士曾多次去浦东陆家嘴,这一地区有几十栋玻璃幕墙大楼,且不止一次发生过玻璃掉落事故。这些玻璃幕墙建筑能不能抵抗12级以上大风,这正是她的科研课题。她告诉记者,大风常被认为是玻璃幕墙掉落的“元凶”,但实际上,在建筑工人安装玻璃时可能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在安装时,把螺丝拧得过松固然不行,但过紧也会使玻璃幕墙受力失衡,从而出现细小的裂缝。”她说,如果把大楼玻璃幕墙的掉落视作对城市安全的一种威胁,那么减少威胁的关键同样在“人防”。如果在定期清洗幕墙表面的同时,增加一道“体检”关,绝大多数玻璃掉落事故就可以避免。

3.2010年,S市一公寓大楼失火,造成100多人死伤。这起特别重大的火灾事故,凸显了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

“脆弱性”是吉尔伯特·怀特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之后被广泛应用于灾害学、生态学、金融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许多方面,大大拓展了“脆弱性”的内涵。

现代城市不仅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是人口、财富和各项社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最密集的地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社会影响很恶劣。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可以理解为城市生活运行中受到外部致灾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和敏感性,它涉及外部致灾因素影响的程度,涉及相关防范系统对致灾因素的抵抗为以及对这种系统抗逆力的某种衡量。

调查报告显示,S市特别重大火灾较典型地反映了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问题。此次火灾,是大楼维修时由无证的电焊工违章作业所产生的火花,引燃了不能阻燃的“安”,然后蔓延到大楼上易燃的装修材料,从而酿成大祸。该大楼维修工程存在层层分包和转包等违法违规问题,加上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监督,致使维修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松懈、秩序混乱及安全措施不到位等情况,结果超出了建筑工程系统脆弱性的承受度,由量变转变成质变。脆弱性演变成严重的危机,最终导致此次惨剧。

这次火灾,尽管S市启用了现代化的警用直升飞机用于紧急救援,但在如此严重的高楼火灾面前,无法有效发挥高空消防灭火和救援的功能。同时,部分常规的消防云梯及消防设施难以满足高层建筑灭火的需要,影响了救援的速度和效率。

“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早已是降低灾害损失的经验之谈。但部分市民依然习惯于等待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救援,而这类救援往往因为需要一定时间,不够及时,而影响救援效果。S市火灾的确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市民自救、应急疏散能力的明显不足,部分居民耽误了宝贵的逃生时间。事后发现,连居住在二楼的有些居民都没有及时撤离,而窒息在家中浴室里,令人痛惜。

S市火灾发生前,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监督不到位,民众的力量又没有被动员,致使工程的建设监督事实上处于真空状态,为火灾发生埋下隐患。在火灾发生后,由于市民市场保险意识不强,火灾给市民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部分由政府买单,而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在现代城市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中,由于片面追求建设速度或追求经济效益,对工程未来可能存在的意外事故考虑不足,或者相关投入不足,致使工程的安全设施,从规划到设计,都存在严重缺陷或不到位问题。就S市火灾而言,高楼部分消防设施配备缺乏,管理措施不到位;楼与楼间距较小,道路狭窄。这些,导致火灾发生后,因安全通道狭窄,物理空间有限,部分消防救援设备难以到达现场或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严重影响了救援效果。

S市火灾充分说明,如果对于城市运行中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预测和准备不足,必将使现代化城市运行中的风险难以及时、快速、准确、有效地得到识别、防范和控制,结果便是重大灾难。

4.T市晚报刊发了一批“市民来信”,集中反映了城市市民出行中遇到的问题。

市民甲:8月下旬的一天早上,我送朋友去赵家口长途汽车站,发现这里是一个Y字形路段,行驶的车辆由两条机动车道汇聚到一条机动车道上。引人注目的是,两条分支机动车道中的一条上缓缓行驶着大量公交车,一辆接一辆,车队一直排到Y形车道汇流口。刘公铺桥西这一站点设置在两条机动车道之间,我和朋友便是在这一站下的车。这里下车的乘客很多,从公交站牌看,至少有15条不同路线的公交车要在这一站停靠。这就使得上下车的乘客特别多,疏散时间增加,公交车停靠的时间也就相应增加,而之后需要进站的公交车排队进站的时间也被延长。我看到排队等候进站的公交车一直都保持在5辆以上,使得路面拥挤不堪。我从刘公铺桥西站下来后沿着公交站绕了一圈,发现并没有能够穿过马路的人行横道。乘客如果想要安全地走到5米开外对面的公交站,需要返身走几百米去绕行赵家口天桥。这对于在上班时间急着换乘车辆的人来说太费时间,所以我看到绝大部分下车的乘客都径直走到站点与绿化带之间的空隙处,在大量的机动车流之间惊险地穿过马路。这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但与登上天桥再下来相比显得方便快捷许多。

市民乙:前几天上午,我去石化总公司附近的体检中心体检。事先我从公交网上查询得知,经过我家小区附近的16路公交车可以抵达石化总公司。乘16路车顺利抵达目的地并体检之后,我按惯例走到回程方向的石化总公司站点等车。等了约20分钟,来了一辆16路车,却呼啸而过,并没有靠站。我先是误以为司机甩站,后来无意中看了一下站牌,发现这个站点并不停靠16路公交车。这让我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心情也被败坏了。一个朋友说,他经常乘公交车出行。沿江路上的清河站的58路、117路也是“有去无回”的。对这类现象,我百思不得其解:公交公司为啥不让乘客有去有回?

市民丙:随着我市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轨道交通网络不断向外延伸,远离中心城区的住宅区越来越多。但是,轨道交通只解决大流量,不能完全解决住宅小区到达轨道交通车站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退回去20年,有没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那当时是怎么解决的?一是走路,二是骑车。现在为什么没人走路了?过去走是因为经济困难,现在几块钱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问题;有人想走,却发现道路坑坑洼洼或晚上黑灯瞎火,感到特别不安全。为什么现在骑自行车的少了?因为骑车的成本也不低。现在规范的小区里,自行车必须停在车库里,每月要交停车费;你想停在公交车站或者轨道交通站点,也必须交停车费,否则很容易失窃,交了钱也不一定保证不丢。此外还“受气”。现在是汽车社会,不少道路上都没有非机动车道,即使设有非机动车道,也常常被乱停的机动车占用。于是,原本可以自行解决的“最后一公里”被“黑车”填了空。在公交站点,有不少小轿车、摩托车、电动车等“黑车”聚集。由“黑车”引起的交通事故常常让人心有余悸。

5.英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在四川大地震之后发表文章,介绍并阐发了古代罗马哲学家塞内加关于人类灾难的哲学思考。

公元62年2月5日凌晨,一场强烈的震灾在坎帕尼亚省地底进发,数千名毫无察觉的居民在几秒钟内丧命。庞培城内大部分建筑在睡梦中的人们头顶上坍塌。救援行动因随后发生的火灾而受阻。幸存者除了身上污黑的衣衫,失去了一切。在整个罗马帝国境内,到处是惊恐、难以置信和愤怒的情绪。这个世界上大、技术上最先进的民族,在大自然的脾气面前,怎会如此不堪一击?

这些痛苦与惶惑,引起了塞内加的注意。他撰写了一系列文章来安慰他的刚刚遭逢灾难的读者,然而,他的安慰却多少显得生硬和阴郁:“你们说‘我没想到这一切会发生’难道你们以为,当你知道某件事有可能发生,当你看见它已经发生,这件事居然还不会发生吗?”为了平息读者心中的不平,塞内加在公元62年的春季提醒大家: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想到未可预料的事情。平静,不过是历次混乱之间的间歇。没有什么是绝对可靠的,即便是我们双脚依凭的大地。

塞内加认为,由于未曾预料到的事件对我们的伤害,由于我们必须预想到所有事情,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最糟糕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每个人在驾车启程,走下楼梯,或是与朋友话别时,都应意识到各种致命的可能性。塞内加强调:“不应有始料未及之事。我们的思想应先行一步,去面对所有的问题。我们所要考虑的,不应仅是什么事常会发生,而更应是什么事有可能发生。人是什么?人是一件容器。哪怕是最轻微的振动,最小的颠簸,都会让它破碎。人的躯体软弱而易碎。”

在经历了大地震之后,许多人主张应疏散整个地区的民众,并且不要在震区重建房屋。但塞内加并不认为地球上会有一个地方具有彻底的安全。“谁又能保证,他们所站立的这块或那块土地,就是更好的地基呢?如果我们以为,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可以幸免于难,保证安全,那我们就错了……大自然还没用这种方式创造过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

有中国学者读了阿兰·德波顿的文章之后这样解读塞内加的思想:没有绝对的安全,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正是一个与灾难相伴以及与灾难抗争的历史,而塞内加的思想看似悲观,却有助于我们培养忧患意识,有助于国人在灾难来临之际保持清醒、从容与淡定,并减轻灾难和流血带来的震惊,进而积极地应对灾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塞内加道出的是与中国古代改革家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相近的思想。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根据“给定资料2”,对专家们所说的“技防”“人防”加以解释。 (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2.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在S市特别重大火灾中的具体表现。(1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

(二)A市F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请根据 “给定资料”,从“安全文化理念”、“增强安全意识”、“日常安全须知” 三个方面为社区的宣传栏写一份宣传稿。(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针对性强:

(2)用语恰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500字。

(三)“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

(四)“给定资料5”画线部分写道:“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一)答案提示

1.技防:以技术手段为核心的安全防范手段,即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安全防范。集中表现为增添高科技含量的防灾设施和装备,如安全阀门、灭火器等。

人防:以人为核心的安全防范手段,即通过人力进行安全防范。表现为仰赖人力落实的安全意识培养、防灾知识学习及向实际行动有效转化、防灾设施和装备的保养维护及熟练操作使用等。

2.具体表现如下:

建筑工程维修施工中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中规范理念缺乏。

救援设施设备不足、救援能力有限,难以满足高楼火灾救援的需要。

市民过度依赖公共救援,自身应急知识缺乏,自救、互救能力明显不足。

城市安全运行中各种社会资源动员能力有限。

城市发展速度与城市公共安全承受度不相匹配。

管理者对现代城市安全运行中的脆弱性认识不足。

(二)答案提示

居民安全文化教育宣传稿

一、安全文化理念

安全即“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蕴涵两层含义:其一,安全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相对安全,而不是免除了所有损害风险的绝对安全;其二,安全是通过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来实现的。两层含义揭示出的核心内容为:风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安全的实现需要人们在承认风险绝对存在的同时想方设法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二、增强安全意识

风险的绝对性和安全的相对性提醒人们必须增强安全意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对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树立一种戒备和警觉心理。在生产中,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有没有人管、有没有监控都一个样,坚决杜绝违规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在生活中,做遵守交通规则、安全用电用火、熟谙求救逃生技巧和紧急救护知识的有心人。

三、日常安全须知

消防安全:

平时熟悉住所的各个通道、出口,预先模拟火灾场景,明确逃生路线并牢记。

正确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熟练使用灭火器。

交通安全:

横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或过街天桥,不要图一时方便,抄近道,更不要斜穿猛跑;

乘车时,乘坐安全有保障的公共交通工具,不要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

(三)答案提示

问题:

站点设置和规划不合理,且缺乏相应的人行横道,加剧拥堵,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某些公交车停靠站点的设置不具有对称性,有去无回,致使市民出行多有不便。

住宅小区到交通车站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成为难题,自行解决渠道不畅,“黑车”填空。

措施:

在站点设置和规划上综合考虑多条车道汇聚情况、车流量等因素,尽量避开多条车道汇聚处,适当限定站点停靠车辆数目或对停靠车辆较多的站点进行站台拉长和站牌分散错开处理,且在站点附近设置方便市民快捷换乘和过街的人行横道。

尽量对公交车来回停靠站点进行对称性设置,若因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对称设置,则应利用既有的语音预报系统,于来回停靠不对称的站点预报时告知乘客这一不对称情况,让乘客心中有数,早作准备。

做好道路平整建设和公共照明灯安置工作,完善对道路非机动车道的建设和管理等工作,为市民自行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条件;以一个或相邻几个社区为单位制定便宜、安全且便捷的巴士出行方案。

(四)参考范文

灾难应对之“人防”

综观古今中外,放眼大千世界,自然灾难从未失其踪迹,人为灾难总是不期而至,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人类自恃已变得足够高明和安全的幻想,一遍又一遍地向人类宣示它们的客观存在,让人类不得不在屡次承受家园被毁、亲人遇难的悲痛之余,承认安全是相对的而风险是绝对的,不做好万全准备就会在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面前“一败涂地”。

无论灾难给人类的教训多么惨痛,人类对它的认识多么深刻,现实中,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基本的安全理念和起码的安全意识,将“人防”束之高阁。这些人会在生产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漠视规范意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导致一系列人为因素引起的灾难事故,夺去无数人的生命;在日常生活中会任侥幸心理发展蔓延,如面对遭受灾难的人群时,在为其悲叹之余,却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遭遇到那样的灾难,甚至还很简单地认为那样的灾难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他们连基本的自救能力和逃生技能都没掌握,发生火灾时,不会使用灭火器,即使居住在二楼也会生生窒息在自家浴室里。这些安全理念和安全意识淡薄的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一旦发生意外,轻则危及自己和家人,重则累及他人,伤人无数,后患之大,不言自明。

面对作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的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坚忍的态度去正视它并竭尽所能将其损害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这一目标的实现,在仰赖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高科技防灾设施和装备做好“技防”之余,更需要我们做好“人防”。

做好“人防”的第一步无疑就是树立安全理念,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忧患意识。认识到灾难发生的必然性,没有所谓的绝对可靠或绝对安全,时刻对可能招致灾难的环境条件保持一种戒备和警觉心理,不仅考虑什么灾难会经常发生,更要考虑什么灾难可能发生,因为始料未及的灾难往往是最致命的。第二步则是付诸实际行动,做好将灾难损害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的万全准备,程度地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和掌握逃生技能。其中,首要的就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灾难定期做好实战演练,模拟并熟练操作和使用防灾设施和设备,模拟并熟悉灾难发生时的情景,以保证在灾难来临之时能做到保持清醒、从容与淡定,并减轻灾难带来的震惊,从而积极地应对灾难。没人能否认,日本地震中从受难市民到政府均能保持清醒、镇定从而有效快速采取应对措施不是他们长时间进行定期实战演练的结果。

于灾难,我们不仅要有“天变不足畏”的勇气,更要有防范意识和积极应对的态度,时刻贯彻和实践“人防”这一安全防范手段。

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乙级)

内容简介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申论》是研发团队与师资团队在深度研究申论命题规律后,对09年中公版申论教材进行脱胎换骨的修订,自助原创内容达到60%以上,杜绝市面上传统申论教材对资料照抄照搬、生吞活剥的做法,真正为考生指点迷津提供了具有规律性和实用价值的视角。根据申论考试的命题规律发展,本书及时淘汰陈旧资料,融入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刷新不合时宜的内容,对原有的申论分析观点全面更新,实现对以往各种版本申论教材的超越。针对广大考生难于应付层出不穷的新、奇、险、难题型,本教材对此进行了迄今为止公职考试辅导界最全面的搜集归纳,并在理论原则的指导下,为考生提供思路、做出解析,帮助考生全面备战、从容应对申论各种难点试题。同时,研发团队为切实为考生复习着想,通过十年积累沉淀,提出申论写作黄金律、5套模版、6项原则、20条经典战术,将申论复习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考生成就精彩未来”。

目录

前言(1)

申论实用知识问答(1)

第一章 全面把握申论考试(1)

第二章 申论的构成要素(19)

第三章 阅读理解(53)

第四章 归纳概括(59)

第五章 综合分析(98)

第六章 提出对策(116)

第七章 议论文(164)

第八章 应用型议论文(208)

第九章 申论热点与实用知识(246)

第十章 历年考试真题精解(303)

附录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353)

附录2:申论经典战术20条(358) 内容简介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历年真题精解·申论》整理收集历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和07、08、09年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地方真题,数位资深实战专家全程参与编写,从考生作答的角度全面分析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特点、命题思路及解答过程,按照人事部相关标准组织答案,对真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精解,并由多名考试专家反复论证,力争为考生真正了解命题规律、作答过程、所需技巧提供方便,结合改版后的申论专业教材,本书在从实战角度出发,在精解真题的过程中充分融入“1条黄金律、5套模版、6项原则、20条经典战术”这一研究成果,为考生创造练兵条件,促进考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目录

2009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

2008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3)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23)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2)

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41)

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47)

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54)

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61)

2009年黑龙江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A)(67)

2009年浙江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77)

2009年江西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84)

2009年上海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92)

2009年度春季福建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02)

2008年北京市应届生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09)

2008年天津市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117)

2008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申论》试卷(125)

2008年黑龙江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A、B)卷(135)

2008年上半年广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45)

2008年深圳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54)

2008年安徽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63)

2008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68)参考答案(175)

2008年浙江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77)

2008年江西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85)

2008年上海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94)

2008年四川成都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03)

2008年辽宁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08)

2008年河北省公安机关招录公务员(人民警察)《申论》试卷(214)

2008年湖北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B类)(221)

2008年云南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26)

2008年陕西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34)

2008年河南省法院、检察院系统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42)

2008年四川省法院、检察院系统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49)

2008年重庆市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255)

2008年湖南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61)

2007年北京市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67)

2007年下半年天津市公开招考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74)

2007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83)

2007年黑龙江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B)卷(295)

2007年广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301)

2007年上半年深圳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312)

2007年四川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318)

2007年四川省法院、检察院系统公开录用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325)

2007年福建省秋季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331) 内容简介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申论(2011》是严格依据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的要求,深度分析命题规律,把握申论考试关注热点,开发出本套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实现在试卷题型、题量、难度上与真考试卷完全一致。同09年全真模拟试题相比,2010版每套试题详细标明关注重点,有利于考生养成答题角度迅速定位的习惯;严格按照考试答题纸格式,提供申论考试标准用纸,帮助考生提前适应考试环境。所有试题均附有经权威专家多次核对完全准确的详尽解析答案,并具体点拨扩充涉及知识要点,帮助考生切实提高申论写作能力,携手成就精彩未来。

目录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志愿精神(1)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二)——金融危机(12)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三)——社会养老(24)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四)——经典文化(34)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五)——统筹城乡发展(45)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六)——民心工程(57)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七)——社会救助(69)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八)——农村文化建设(82)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九)——生态安全(97)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听证会制度(110)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一)——政府与产品检验(121)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二)——突发事件(133)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三)——统筹城市建设(146)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四)——房地产市场(156)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五)——食品安全(169)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几千年来,我国基层社会始终延续着一种控制性管理的?编户齐民?制度,北宋后称?保甲制?,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取保甲制度而代之的,叫做?居委会?。1949年10月23日,杭州市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

 1989年修改的《城市居民组织法》中第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不仅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还要?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

 2000年11月根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全国各地在原有的城市居民委员会辖区基础上进行规模调整和重新划分为社区,并将城市居民委员会统一改名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0年11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开篇即强调,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明确表示:城市基层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革,社区居民委员会承担的社会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更加突出。

 2.61岁的陈立昌,是百步亭社区的专业协调员。社区里,只要有纠纷,他都会出面协调,一些纠纷闹上法庭,也被他成功?拦截?。

 初次见面,陈立昌就比预约时间晚出现2小时。?临时去了趟法院,想在开庭前尝试协调一个纠纷。一名业主拒交物业费,时间拖太长,可能被告上法庭。?陈立昌说,这是他今年接的第8起类似纠纷,之前7起都已庭下和解。

 翻了翻法院领回来的纠纷材料,陈立昌一眼就看出了症结,业主不满停车位分配。

 陈立昌的解决办法是,安定业主情绪,去物业解决停车位问题,劝说业主缴纳物业费。之前几起纠纷,陈立昌也是这样,两边做工作,一周就搞定了。

 陈立昌碰到最多的,是居民间的琐事。

 一小伙要和妻子离婚,说:?婆婆买来的早点,媳妇不喜欢,说了两句,气得婆婆心脏病发作。?陈立昌知道,买早点只是导火线,事发后,小伙骂妻子,被丈母娘听到,于是,矛盾越来越大。

 陈立昌花了3个月,在两家中间来回跑,先劝女方父母,女孩年龄大,又带孩子,离婚会有社会压力。再找到男方家中,用小孙子来打动婆婆。最后,丈夫亲自接媳妇回家,媳妇主动给婆婆道歉,一场矛盾就化解了。

 《今日说法》是陈立昌每天必看的电视节目之一,有时遇上邻里纠纷,就得用法律说话。

 前两年,一位婆婆和楼上邻居闹得不可开交,因为楼上邻居在花园中种了一棵桑树,正对一楼婆婆家门口,婆婆觉得不吉利。陈立昌从物权法相邻权入手,用法律知识讲道理,双方一致同意将桑树移栽。?不能强迫改变婆婆的观念,也不能砍掉桑树苗。?陈立昌说,邻里纠纷要讲究平衡,不能破坏任何一方的利益。

 百步亭办公室的张主任说,?陈立昌处理纠纷很公正,现在,居民有事都找他,他从来不推辞。?搞社区协调没有任何报酬,他却一连干了10年,化解各类纠纷600余起。

 3.为进一步转变社区居委会工作作风,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三顺店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进百家门,认百家人?主题活动。

 此次入户共走访了65户低保和困难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并且多渠道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低保户刘金柱刚刚做了癌症手术,使原本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社区了解情况后为其申请大病救助,解决了他的实际困难。

 入户过程中社区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爱心出行卡?,建立了家庭跟踪提醒档案,为每一位老人测血压,发放日常药品和健康杂志。老党员李梅刚做完心脏手术,子女都在外地,老伴瘫痪在床,工作人员定期入户帮扶老人,为其申请大病救助,李梅激动地说:?社区犹如我的亲人,总是为我的家庭解决困难。?

 通过开展?进百家门,认百家人?主题活动,居委会掌握了居民的实际情况,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为知民情、解民惑、为民办实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在朝阳路某小区,记者遇到了在该小区居住了近30年的市民王先生。当记者向他打听?社区居委会在哪里?时,王先生先是一愣,然后摇头说?抱歉?。?说实话,我真不知道我们社区的居委会在哪里,20多年来我从没去过,也不知道居委会都干些啥。?王先生说。

 记者分别在十堰市10个居民小区对近百位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其中近25%的人不知道社区居委会有哪些职能,这些人中,年轻的上班族占了绝大多数。

 记者来到十堰市某社区居委会一站式办事大厅,组织建设、计划生育、城建卫生、劳动保障等7块醒目的牌子依次排开,负责相应工作的工作人员各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忙碌。

 陈敏坐在劳动保障的牌子前,不停地接听和拨打电话,因为社区将跟一家劳务公司联合举办一次招聘会,重点解决辖区内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刚将招聘会的事敲定,一家广告公司又来找陈敏联系在小区放置?文明宣传牌?的事。

 记者在该居委会办公室墙上看到,写在陈敏名字后面的工作内容有7项:劳动保障、居民医疗保险、经贸统计、武装民兵、安全生产、企业服务、共青团。在另外几名工作人员的名字后面,也都写着至少5项工作内容。

 ?这些只是写出来的,还有很多工作无法一一写出来,但实际上我们也都在做。?该社区的李书记一边趴在电脑前写?上面要的报告?,一边对记者说,人口普查的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他们又开始忙起了年终党建工作。

 ?各种政务性工作,还有低保、环卫、劳动保障、文化、养老等等,都是我们的任务。?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说,?现在,很大一部分行政机构及其下属部门的工作,最后也都沉淀到了居委会。?在不少居民不了解甚至抱怨社区居委会的同时,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却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为大家眼中?鸡毛蒜皮?的事情操心劳累。

 5.在北京二环路的西南角有一片曾经显赫的住宅区?汽南社区。它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是中国第一个?城市新社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装甲兵学院院务部原部长、师职离休干部王士良就在这个小小的社区里开始了自己的新工作?从治保主任到居委会主任、社区党委书记。2008年,〖=2〗他又开始担任?非政府机构?汽南社区建设协会的会长。

 汽南社区是个?招贼?的小区。一来小区没有围墙,四通八达;二来住户高干多,家境相对富裕。小区每年都有好几起溜门撬锁案,居民上班提心吊胆。

 因为这事情,这儿的片警年年考核落后。他也想组织个巡逻队,但是没人响应。后来这事情就落在小区居委会身上。

 居民是支持居委会的。居委会上门征求大家意见时,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居委会建议的是原农业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李本。他对王士良说:?早就应该这么办,老王你发一个执勤的红袖章给我。?33人组成的?高干巡逻队?很快就上岗了,现在,?高干巡逻队?已经扩编为一支由192名离退休的高中级领导干部、科技专家和一般干部组成的?汽南党员干部治安巡逻队?。从那以后,小区的社会治安明显好了起来,大家上班安心了,那个片警考核成绩也上来了,调到了公安分局工作。

 6.早上7点多,居民就在鹤翔社区的空地上晨练。

 ?我们鹤翔里(鹤翔社区的旧称)各方面都很不错。?记者到荔湾区白鹤洞街道鹤翔社区采访时,在社区内健身散步的街坊们纷纷?叮嘱?记者。对于他们来说,在鹤翔社区生活,能享受到近2000平方米的社区绿化、周边市场配套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物价消费、高效热情的居委会、提供优质服务且每平方米仅收0.45元物管费?更让街坊们感到幸福的是,社区里超过六成都是广钢集团的员工或退休人员及亲属等,?邻里左右都是工友,社区里也有很多熟人,就像在一个超级大家庭里,很热闹很温馨?,一位住在这里的广钢退休工人告诉记者。

 据居委会邝主任介绍,近年鹤翔社区在努力创建广东省绿色社区,在市、区、街的支持下将社区内的闲置空地分别打造成600平方米和300平方米的绿化休闲广场,目前区内的绿化面积已达到1830平方米,绿地率为45%。?绿化一直是社区大力发展的方面,希望能让居民得到一个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

 社区里种了不少桂花,小区里洋溢着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味,另外还有许多十多米高的大树,即使正午时分也能给居民送上一份阴凉。据了解,社区的绿化建设以?加强升级?为重点,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进行升级建设,较少进行大拆大建,较好地保证了各种树木的生长。在社区内,记者还见到一棵大榕树,在树下乘凉的老街坊告诉记者,这棵树已有近40年的历史了,夏天时大家都喜欢在树下乘凉聊天,保存着羊城独有的?榕树头?文化。

 记者到鹤翔社区采访时,遇上了几十位正在绿化广场跳舞的街坊,她们告诉记者说,居委会经常组织她们外出参加各项活动,去年亚运期间,她们就到了中大北门参加集体跳交谊舞的表演,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心情愉快,也锻炼了身体,还能了解更多的国家的发展变化。

 7.广州市黄花岗街道社区居委会一次寻常的换届选举,却因广东工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陈新这名正厅级干部的参选,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更多的则是惊诧?这是否有点?屈尊?了?

 在人们的印象里,居委会就是一群大爷大妈,处理一些婆婆妈妈的事儿。近几年,虽然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加入到社区管理队伍中,但总体上,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居委会一向是退休人员发挥余热的地方,与政府机关干部、大学教授鲜有交集,更不用说?正厅级?的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了。有选民就说,以前总觉得居委会委员说话不够分量,如今有正厅级干部当委员,希望?实力派?社区干部能多为街坊办实事。黄花岗街道党工委其实也有此意,在他们看来,辖区内有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教育厅等大型单位,发动这些单位?有号召力、有资源,也有想法?的领导或老领导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效果是原来的大爷大妈无法实现的?。

 8.一位在居委会实习的大学生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的认识:

 社区居委会的性质:

 (1)社区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居委会是维稳的前沿,千千万万个和谐社区构成和谐社会。

 (2)社区居委会是现行体制内最基层政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对社区居民的管理工作。

 (3)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都是些?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小事,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是调节辖区内居民之间、居民家庭内部的矛盾。

 (4)居民自治突出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社会民主理念;政府行为突出了权力的强制性、政务的统一性和实效性。居民自治与政府行为是一对矛盾关系。

 社区居委会的现状:

 (1)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民政、社区治安、民事调解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随着社区组织结构的健全、职能的完善,将为社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一直以来,虽然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和活动经费都被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但标准比较低。

 (3)现在居委会成员均由退休人员组成,人员年龄偏大,管理水平较低。

 (4)居委会工作量大、内容繁杂,有时还不被人理解。

 社区居委会的未来:

 (1)随着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需求的不断增强,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职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自我服务职能逐渐弱化。这就要求社区专职工作者不断提高素质及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2)居委会法人身份的落实,为搞好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中发挥特有功能,在各种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活动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建功立业。

 9.去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其实,作为居民自治机构的居委会由政府补助,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已成惯例。比如在北京,从2006年起凡在居委会工作满一届的人员享受每人每月150元以上的津贴,每增加一届,津贴也相应增加。而在天津,2009年起将社区居委会成员生活补贴标准下限由每月820元提高到1200元。

 不过,《意见》第一次将这笔开支变得?名正言顺?。

 三、申论要求

 得分评卷人1.通过对给定资料的阅读与理解,分析资料8中某实习生的观点,指出其中不正确的观点并分别说明其不正确的理由。(30分)

 要求:判断正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楚、语言准确,400字左右。

 得分评卷人2.给定资料2中百步亭社区专业协调员陈立昌的工作方法很有代表性,请谈谈这件事给你的启示。(3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400字左右。

 得分评卷人3.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实际,以社区居委会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内容,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40分)

 要求:主题鲜明、集中,内容充分,结构清晰严谨,语言准确流畅,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乙级试卷

 1.答案提示

 关于社区居委会的性质,不正确的观点有:

 第二点。社区居委会并非政府职能部门,而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负责引导和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而不是对社区居民的管理工作。

 第三点。社区居委会的职能涵盖组织建设、计划生育、城建卫生、劳动保障、低保、文化、养老等一系列内容,都是关系居民更好生活的大事而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调解居民纠纷也只是这些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第四点。居民自治与政府行为并非是一对矛盾关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府一切行为的宗旨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其强制性、统一性和实效性也是服务于这一宗旨的。

 关于社区居委会的现状,不正确的观点有:

 第二点。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和活动经费自2010年11月才下发文件明确将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在此之前,大部分城市均是由政府对其予以一定程度的补助。

 第三点。当前居委会成员并非均由退休人员构成,近几年已有不少大学毕业生进入居委会,甚至还有政府机关干部和大学教授进入社区,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

 关于社区居委会的未来,不正确的观点有:

 第一点。居委会的行政职能不会进一步加强,自我服务职能更不会弱化。根据中央文件指示,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将在城市发展中承担更加繁重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任务。

 2.答案提示

 社区专业协调员陈立昌专门负责调解社区的各种矛盾纠纷,他调解纠纷时不计报酬、不辞辛苦、公正处理,从而成功调解了数百起纠纷,为社区和谐和家庭和睦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从陈立昌的工作中得出如下启示:

 第一,不论调解何种纠纷,何种矛盾,最根本的原则是要坚持公平、公正,同时对于居民的大小问题要做到切实关心、积极解决,而不能推辞或搪塞、敷衍。

 第二,要坚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原则,尤其是在处理比较严重的纠纷时,一定要避免其进一步严重化,争取纠纷双方达成庭下和解而不要闹上法庭。

 第三,在调解纠纷时不能采用强迫的手段,不能损坏任何一方的利益,要讲究利益平衡,找出双方一致同意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四,调解纠纷时首先要了解纠纷发生的前因后果,找出症结,设身处地地替双方着想,用双方各自最在意的问题说话,两边做工作,分头劝说,该说理时说理,该讲情时讲情,使双方认识自身的问题,承担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促成和解。

 第五,平时要注意法律知识的积累,在调解中运用法律知识讲道理。

 3.参考范文

 构建和谐社区、社会不可或缺的社区居委会

 几千年来,我国基层社会始终延续着一种控制性管理制度编户齐民?制度(北宋前)、?保甲制?(北宋后),新中国成立后,取其而代之的是一脉相承的、每100?700户居民设立一个的?居委会?,其肩负着基层的社会管理工作。2000年,中共中央在原有的城市居民委员会辖区基础上进行规模调整和重新划分为社区,并将城市居民委员会统一改名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作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虽非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但在城市基层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革的今天,其承担的社会管理任务将更加繁重、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将更加突出,由此可见其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其作用更不能等闲视之。

 那么作为基层群众自治机构的社区居委会到底能为居民做哪些事情?估计很多人都不甚明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社会工作人员平时的工作中窥出一二。社区工作人员努力调解社区里的各种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争取各种利益纠纷的和解和家庭矛盾的解决;不辞辛苦地走访低保和困难家庭,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和医疗救助;引导社区居民成立治安巡逻队,使社区的治安明显好转;积极开展绿化建设,为社区居民创造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组织社区的退休居民参加各种活动等。不论是调解居民纠纷、为困难家庭办理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还是维护社区治安、大力建设社区绿化环境、组织居民活动都是与社区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这些事情的顺利解决无疑为社区居民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社区居委会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突出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社会民主理念,他们基于民主理念引导和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建设和自我服务等切合居民实际情况,易于为居民所接受,从而有利于将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有利于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质、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进而有利于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实实在在地发挥了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前沿和基础作用。

 正是由于社区居委会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从而促使国家不断采取政策促使社区居委会组织不断发展和完善,管理水平日渐提高。中共中央不仅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解决社区居委会工作开展的经济支撑问题,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鼓励众多大学毕业生进入社区队伍,提高社区人才队伍的管理水平。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社区居委会这一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政府的鼓励下,在基层民众的踊跃支持下,将会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进而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标签: 2011年湖南申论试卷答案_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的申论

作文范文分享Copyright © 2021 作文范文分享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03779号-2 主题作者QQ:暂无